临沂罗庄区双月社区辖11个小区,居民4147户、常住人口8500余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通过构建“立体教育+实景体验+银龄服务”治理模式,打通学习教育、平台搭建、实践转化闭环链条,有效实现了“银发力量”从个体奉献到系统治理的转变。离退休党员干部先后提出治理建议32条,化解纠纷44起,社区获评市级文明示范社区,做法被央视新闻、山东省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研学聚智,银发智囊献良策 一是优化学习机制,以“学研结合”为核心,深化“专家导学+跨界研讨”学习机制,依托可视化党建平台,常态化组织老党员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治理法规等内容,先后邀请党校专家、民政干部开展专题授课12场,确保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二是创新学习形式,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组织老党员赴莒南八路军115师旧址、厉家寨展览馆开展主题党日6次,通过“重走革命路+治理研讨会”形式,提炼“红色治理工作法”3项。三是畅通反馈渠道,建立“建议直通车”制度,2025年通过主题党日、入户走访收集治理建议12条,其中“错峰停车方案”“垃圾分类积分制”等8条被采纳实施。 红色领航,银龄先锋抓治理 一是培育排头兵,社区老干支部与党总支共建共享,联合选树社区先进“五老”3人、先进党员模范8人、先锋志愿团队2支,通过典型示范,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二是织密责任网,将社区细分为12个红色责任网格,每名老党员结对2名网格员、3名志愿者,承担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职责。2025上半年共开展“红色巡查”12次,发现整改消防通道堵塞、外墙脱落等问题19起,调解宠物扰民、装修纠纷等8起。三是孵化宣传员,组建“五老”先锋政策解读队,先后动员老干部开展入户宣讲23场次,有效推动“楼栋微公约”等社区制度落地见效,实现“纸上建议”转化为“治理实效”,形成“学习—研讨—献策—落实”的智慧治理闭环。 服务联动,银龄带动促共治 一是搭建平台,依托社区党建阵地,组建“银发互助队”“红色艺术团”等组织,搭建“服务+文化”双平台,全年开展消防巡查、代购帮扶等志愿服务15次,覆盖居民300余户,形成“小事不出网格、难事协同化解”的互助网络。二是凝聚合力,开展“红色故事会”8场,覆盖居民500余人次,带动30余名居民主动加入义务巡逻队,形成“党员示范—群众跟进—全域参与”的治理格局。创新“圆桌议事”模式,联合社区“两委”成员、物业负责人、商户代表等群体,围绕小区停车难、垃圾清运不及时等治理痛点专题研讨,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智囊团。创新“邻里互助积分制”,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生活用品,带动200余名居民加入治理队伍。三是以文化人,创新“文化治理”路径,充分发挥社区书房藏书优势,每月组织党员在灯塔书屋开展“党建引领阅读 书香砥砺初心”——“悦读·共享”红色读书会活动,开展廉政主题教育,科学融入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治理要求,推动崇廉尚德成为社区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