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楚雄市汇东胜景小区,831户居民正感受着治理蝶变: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共治”,从纠纷频发至和谐有序。这场变化的背后,是一支由7名党员(含5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业主委员会,以“退岗不褪色”的担当,将银发“余热”化为治理“暖流”,用协同“巧劲”凝聚共治合力,蹚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聚合力 银发先锋搭平台 “小区现在像个大家庭,活动多、人心齐,多亏了这群老党员!”在汇东胜景小区党群服务站,正在练习书法的李阿姨笑着说。8月1日清晨,这里早已热闹起来:16名“银发身边美”志愿者在老干部组织下,设“健康守护”“法润民心”等4个服务区,提供义诊、法律咨询等服务;不远处,老干部牵头组建的乒乓球队、合唱团正有序开展活动,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这是楚雄市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党委融合共建的生动实践,更是老干部主动扛责的缩影。面对小区治理“各吹各调”的困境,老干部们率先提出“资源共享、共商共建”思路,推动构建“1+6+N”党建综合体模型——以“教学乐养”为核心,整合银发先锋之家、老年大学等6大资源,联动组织部、老干局等N个主体协同发力。 作为“操盘手”,老干部们既当“联络员”又做“践行者”:对接市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协调共建单位捐赠活动器材,带头参与志愿服务超300人次。如今,小区党群服务站活动人员络绎不绝,成了凝聚民心的“红色磁场”,社区为老服务与老党员治理能力实现“双提升”。 制度筑基明规矩 银发智慧稳根基 “小区事无小事,居民满意是最大的事”,业委会主任、退休老干部尹毅常说。这支平均年龄超60岁的队伍上岗后,首件事就是啃“制度硬骨头”——凭借多年管理经验,老干部们牵头制定《业主委员会工作细则》,从物业履约监督到维修资金使用,从业主诉求处理到公共收益分配,条条框框清晰明确,让小区治理有了“硬标准”。 在居民最关心的资金管理上,老干部们发挥“较真”本色:专项维修资金收了多少、花在哪儿,卫生保洁、绿化改造等开支明细,每月准时公示在小区公告栏。“钱花在明处,我们缴得放心!”退休教师张老师的话,道出了居民的共同心声。 老干部们还凭借“熟人多、威望高”的优势,带头解决小区治理疑难杂症,去年变压器突发故障,他们主动对接住建局,3天就完成审批维修,107户住户恢复供电;面对房屋漏水,他们协助申报公共维修资金,牵头成立专项组全程监督施工,向居民逐户解释每一分钱去向;得知供排水公司改造老小区管网,他们多次奔走协调,推动小区纳入改造名单,从根本上解决高层用水难。“有老干部在,难事也能办得顺顺当当”,社区书记感慨道。 双线联动优服务 银发担当提效能 “蚊子太多,能想想办法吗?”今年7月,一位业主在“委员接待日”提出诉求,恰逢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老干部们迅速找物业沟通,3天内完成两次全域消杀,蚊虫扰民问题迎刃而解。 这样的高效,源于老干部创新的“双线联动”机制。线下设“委员接待日”,每月首个周一,他们轮流“坐班”,拉家常听诉求、建台账跟踪办,业主与物业因停车费争执,他们翻合同逐条解读,促成共识;物业抱怨缴费率低,他们上门算“服务成本账”,机制运行以来,11件诉求全部办结,满意率100%。线上建南北苑业主微信群,制定《楚雄汇东胜景小区业主微信群管理办法》,由两位副主任实行实名制管理,物业人员实时在线响应。“水管漏水拍张照,物业半小时就到,比投诉电话还快!”居民王师傅的点赞,道出了机制实效。 “双线联动”不仅拉近了业主与物业距离,更从源头减少纠纷风险。如今,小区投诉量降了65%,三方关系愈发融洽,治理按下“加速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