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充分发挥老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社情民情优势,坚持“靶向调研、多维赋能、强化保障”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治理水平高的老干部民情观察员队伍,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注入“银发动能”。 调研问需建队伍,打造银发治理“先锋队”。一是深入调研摸实情。组建3个调研组,深入12个城市社区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个别访谈等形式,认真听取12名社区书记、111名老干部代表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社区建设、网格管理、志愿服务等情况,做到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二是精准问需谋良策。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综合前期调研情况,梳理社区电路改造、道路修缮、车辆停放等35项共性或具体问题,形成《社区治理问题清单》;明确老干部开展理论宣讲、领办公益项目、参与民主管理等12个方面需求,形成《老干部需求清单》,进一步明确助力社区治理方向和重点,提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三是组建队伍促共治。坚持将社区所需所盼和老干部所能所愿相结合,积极探索助力社区治理新路径,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互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择优选聘110名身体健康、乐于沟通、热心公益的老干部担任社区民情观察员,组成社区民情观察团,组织老同志及时了解社区动态,反映群众诉求,纾解群众难题,服务睦邻友好、宜居宜业、和美善治社区建设。 多维赋能搭平台,绘好社区治理“实景图”。在社区设立“三类岗位”,引导老同志认领服务项目,助力社区治理。一是设置“信息收集岗”,当好社区党委“千里眼”“顺风耳”。坚持广泛发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组织民情观察员深入城区54个小区,重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等方面,发现问题短板,收集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为精准施策提供源头活水。比如,针对小区草坪长期未修剪、部分绿化带缺损问题,退休干部王秀霞及时协调物业公司修剪草坪2000多平方米,补种草皮300平方米,使小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设置“矛盾调解岗”,当好居民群众“代言人”“连心桥”。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耀陵城”老干部工作室等阵地,组织民情观察员聚焦医疗健康、劳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婚姻家庭纠纷等常见问题,深入开展矛盾调解,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比如,针对小区有业主在公共楼道私装铁门引发邻里纠纷问题,退休干部高明荣及时跟进调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拉家常,顺利促成双方和解、拆除违建。三是设置“政策宣传岗”,当好政策宣传“广播站”“传声筒”。组织民情观察员开展“惠民政策进社区”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面向社区居民深入宣传解读城市更新行动、医疗报销、高龄津贴发放、适老化改造补贴、智慧助老服务等便民利民政策,努力让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比如,为推动解决老年人“上楼难”问题,观察员任义国在居住小区挨家挨户宣传加装电梯的长远好处、政策规定和成功案例,配合社区党组织向居民详细讲解加梯施工、安全保障、后期维护等问题,推动电梯加装项目顺利落地。 闭环机制提质效,构建协同治理“生态圈”。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形成管理闭环,推动民情观察员队伍助力社区治理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建立信息“收集+转交+督办”机制。鼓励民情观察员通过流动巡查、坐班“问诊”、热线接听等方式全方位、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建立分级分类协调处理机制,简单问题由观察员“即时办”,复杂问题转交社区“协同办”,疑难问题反馈街道“提级办”,实现诉求快速响应、问题及早解决。同时,完善跟踪督办机制,组织老同志采取实地查看、电话随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对已办结事项开展满意度回访,对不满意事项及时反馈跟进,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是建立责任联动机制。构建“老干部+社区+部门”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发挥老干部局统筹协调作用,联合职能部门、社区党委、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召开联席会议,重点围绕文明社区创建、停车秩序整治、路面升级改造等治理事项座谈研讨、群策群力,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推动社区服务再深化、再提升。三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坚持服务保障与价值激励相结合,鼓励老干部工作部门常态化到社区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为老同志提供健康查体、公益理发、暖心陪伴等服务;指导社区建立积分管理制度,通过积分兑换幸福食堂餐券、幸福超市代金券等形式,对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同志实行积分回馈奖励。同时,加强老干部典型选树,广泛宣传老干部先进事迹,激发民情观察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切实增强老同志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 供稿:陵城区委老干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