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银发宣讲传英烈精神 社区广场聚奋进力量 ——济南市济阳区老干部主题宣讲活动侧记

2025-9-1 09:0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77| 评论: 0|原作者: 冉庆亮

摘要: 8月26日,晨光洒满瑞和园小区的小广场,原本在此做操的居民们渐渐围拢过来,一场特殊的“传承英烈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活动,正由济南市济阳区“银龄韶韵”老干部宣讲团缓缓拉开帷幕。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复 ...

8月26日,晨光洒满瑞和园小区的小广场,原本在此做操的居民们渐渐围拢过来,一场特殊的“传承英烈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活动,正由济南市济阳区“银龄韶韵”老干部宣讲团缓缓拉开帷幕。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复杂的布景,老干部宣讲员们带着对英烈的崇敬,用朴实的语言,将一段段尘封的英雄故事娓娓道来,让现场每一位听众的心灵都受到了深刻洗礼。

“今天我要讲的,是从济阳这片土地上走出的英雄——朱宝承烈士。”老干部宣讲员张俊亮的声音刚落,现场便安静下来。他细致讲述着朱宝承的一生:1902年生于济阳县二区平棚店村,少年时读过私塾,成年后帮父母打理酱菜店与小饭馆,日子虽平凡却安稳。可1937年“七七事变”的炮火,击碎了这份平静,朱宝承毅然离家,踏上了寻找抗日救国道路的征程。1938年秋,他加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1942年成为中共党员,从军分区参谋到渤海纵队第十八团团长,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他始终冲锋在前。

张俊亮的讲述中,朱宝承的英雄事迹如画卷般展开:1940年3月,他率50多名战士深入敌占区,在四区新市北路家桥伏击日军,击毙10余人;1942年3月,在东王村设伏截击日伪军,俘虏与击毙各30余人,同年5月又参与围歼赵芙亭部,一夜激战毙敌60余人、俘虏500余人;1944年2月,在艾老村击溃600余名伪警备队员,俘虏伪大队长刘敬德;1947年身患重病,他仍涉水指挥作战。1948年3月更是亲自带领突击队攻入桓台城内,歼敌人1800余人。即便汉奸白玉亭两次偷袭他家、绑架家人以要挟,朱宝承也始终立场坚定,一句“白玉亭是白日做梦”,尽显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前夕,朱宝承在阻击敌人突围时,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46岁。

随后,老干部宣讲员刘兰兴走上前,讲述了另一位英烈傅怀伦“宁死不屈”的壮举。“傅怀是济阳仁风镇傅家村人,乡师毕业的他,本可选择安稳生活,却在1938年冬奔赴乐陵军政干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刘兰兴的话语中满是敬佩,他细数傅怀伦的革命历程:参与筹建中共济阳县工作委员会(东路工委),任德县八区区长时在战斗中负伤,任平禹县八区区长时打开工作新局面,1943年还被评为渤海军区二分区学习英雄并获头等奖章。

1944年12月29日晚,傅怀伦在高家村宿营时遭伪军包围,为掩护通讯员身负重伤被捕。刘兰兴模仿着傅怀伦与敌人的对话,将英雄的气节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伪团副乔树平的劝降,他怒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为何曲膝投降,残害抗日的八路军”?面对亲戚杨旭东的“送礼”,他痛骂“狼来送礼,决无好意”;面对乔树平“五分钟考虑”的最后通牒,他哈哈大笑道“共产党人死有何惧”。1945年1月5日,傅怀伦在商河县钱铺乡堤口村英勇就义,可他的精神却如丰碑般矗立在百姓心中,三边县群众为他立碑纪念的故事,让现场掌声久久不息。

“英烈的故事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照亮我们前行的光。”“银龄韶韵”老干部宣讲团团长冉庆亮接过话筒,讲述了刘胡兰式的女英烈许素卿的事迹后,话锋一转,分享起自己的经历,“许素卿就是我晚年追逐的最明亮的星。”退休13年来,他以英烈精神为指引,投身义务报道、理论宣讲、美丽乡村、社区建设等志愿服务,还带动一大批老干部加入,形成了创城、护学、护林等“公益链”。“希望大家都能积极传承英烈故事,为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他的话语质朴而有力,再次点燃了现场的热情。

宣讲接近尾声,老干部宣讲员王翠云组织起现场互动。81岁的王继芬老人率先发言,回忆起儿时听长辈讲述的英烈故事,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78岁的孙先路老人则表示,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家里的晚辈,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阳光依旧温暖,小广场上的掌声与讨论声交织,这场由老干部带来的宣讲,不仅让英烈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更凝聚起了居民们奋进向前的磅礴力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