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四川阿坝州老干部工作部门迅速响应,精心策划,深入开展“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工作。通过充分调动广大离退休干部的积极性,汇聚起一股强大的“银发”智慧与力量,为民族地区高质发展阿坝典范建设添砖加瓦,助力雪域高原开启发展新征程。 学深悟透,筑牢思想根基。阿坝州采取多种举措,推动离退休干部对回信精神的学习领悟走深走实。一是组织专题学习会,紧密结合阿坝州的州情和发展实际,邀请专家进行深入解读。通过专家的细致讲解,引导老同志们精准把握回信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让回信精神入脑入心。二是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定期推送权威解读和学习资料,并开展云端研讨交流活动。这一举措打破了时空限制,使20000余名异地养老的老党员也能同步参与学习,共同深刻领会回信精神,实现了学习覆盖的全面性。三是丰富学习载体,通过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老同志前往成都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研学。老同志们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军长征在阿坝》等专题片,在浓厚的红色氛围中,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强化学习的感染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奉献热情。 精准调研,聚焦发展难题。围绕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州委中心工作,阿坝州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一线,开展靶向调研。其中,厅级退休干部调研组走进松潘县,实地考察当地“乡村旅游升级版”的探索实践。他们深入景区、村落,对产业布局、环境治理及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调研,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为松潘县走好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道路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汶川县的漩口、映秀、水磨等镇,老同志们聚焦“政府+农民+村集体+企业”的联农带农运营模式展开重点调研。他们对该模式在整合存量资源、促进群众增收方面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赏,同时,也从专业角度出发,就进一步深化融合提出了优化建议。在整个调研过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多份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实践转化,银龄行动显担当。阿坝州将学习调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服务发展的生动实践。州委老干部局依托“银龄”志愿服务队伍,扎实开展“银龄助力阿坝发展”系列活动。首先,组建了“银发人才服务队”,老专家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汶川甜樱桃产业为例,老专家们针对种植过程中的难题,开展精准技术指导,从修剪枝条到病虫害防治,事无巨细地为果农提供帮助,有效提升了果实的品质与产量。其次,创新推广小金县“党建+银发力量”模式,600余名威望高、经验足的“银发人才”融入1611个“微网格”,担任义务网格员、楼栋长等职务。他们在小金木坡乡等地打造“银发说事评议庭”,积极参与移风易俗、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等工作,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九寨沟县南坪镇南平社区、汶川县威州镇南桥社区正因这些“银发人才”的积极参与,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此外,老文化工作者们深入挖掘整理藏羌非遗资源,“银龄艺术团”“银龄锅庄队”活跃在社区和乡村,积极传授唐卡、羌绣、藏羌歌舞技艺。老教师们则开设辅导站,关心青少年成长,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助力下一代成才。他们将智慧与热忱倾注于阿坝州的文旅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中,展现出了银龄群体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学、研、行”的紧密结合,阿坝州成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广大离退休干部凭借其丰富的经验、深厚的乡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持续为阿坝州的改革发展稳定注入强劲的“银发力量”,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成为阿坝州发展征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