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老法官志愿服务队、滨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分别开展的特色活动,为新时代“老有所为”写下深刻注脚。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老法官志愿服务队组织的“银龄天平・法护未来”活动,退休法官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经验积累,让专业司法资源直抵社区、惠及青少年,为法治宣传教育注入“银龄力量”。滨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的“专家型”志愿服务队座谈会,同样聚焦离退休人员的专业优势。从借鉴杜立芝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事迹,到规划让公安老专家宣传防诈知识、司法老专家提供法律援助、农业老专家支撑乡村振兴,每一项设想都紧扣老干部的领域专长,将离退休老同志的专业力量与银发经济发展、品质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为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两场活动,是离退休老同志以专业赋能社会的生动实践。期待更多离退休老同志发挥所长,在各自领域续写担当,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银龄智慧”。现将两则信息转发如下,供大家学习交流。
滨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召开成立“专家型”志愿服务队座谈会 7 月 28 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成立“专家型”志愿服务队座谈会,旨在挖掘老干部中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将专业人才技术、经验与公益服务结合,助力银发经济发展,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力量。 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韦安祥,社团管理科负责人李玲及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 9 个单位老干部科(人事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韦安祥从聊城市高唐县农技老专家杜立芝扎根基层,利用专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事迹引申,解答了为什么要成立“专家型”志愿服务队。 会议指出,滨州的老同志中有很多像杜立芝一样的专业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兢兢业业,既有专业功底,又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是助力银发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应当充分搭建平台,让这些银发人才像杜立芝那样,把“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的精神落到实处。比如,市公安局的老专家可以发挥优势专长,宣传防诈骗知识;市司法局的老专家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市农业农村局的老专家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等。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为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又能丰富晚年生活、体现自我价值、促进身心健康。 各参会单位纷纷表示,成立“专家型”志愿服务队意义重大,将会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发挥退休干部专业优势,助力银发经济,为品质滨州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省法院组织老法官志愿服务队 开展“银龄天平·法护未来”活动 近日,省法院联合济南市历下区环山路社区共同开展融合共建活动。省法院退休法官志愿者、在职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青少年学生齐聚一堂,以“银龄天平・法护未来”为核心主题,开启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法治教育实践。 活动现场,退休法官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经验积累,巧妙将严肃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青少年生活的鲜活案例与通俗道理。他们围绕青少年群体的成长需求,不仅深入解读法律内涵,更聚焦防止校园霸凌等与青少年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细致讲解民事法庭的庭审流程、角色职责等实用知识。在互动交流环节,法官志愿者耐心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引导大家主动思考,让青少年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真正理解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意识。活动尾声,退休法官还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赠送了精心准备的法治宣传资料,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提供助力。 此次省法院与环山路社区的融合共建活动,实现了法院优质法治资源与社区服务需求的精准对接,让专业的法治思想、贴心的法律服务直抵群众身边,有效形成“1+1>2”的共建效应。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法治教育实践,更创新探索出“志愿赋能、专业支撑、社区联动”的融合共建新模式,为后续省法院与社区继续深化融合共建、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基层治理精细化注入了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