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教育是一场静水深流的守望;家校携手,成长是一曲琴瑟和鸣的乐章。为共筑育人同心圆,8月17日下午,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关工委徐跃明老师,以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以《立足高一看三年,三年基础看三十年》为题,为路桥区路桥中学的高一新生家长带来了一场发人深省的教育对话。即便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徐老师仍心系教育,始终活跃在助力青少年成长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色的担当。 筑基,高一乃立身之始。徐老师以西湖大学新生罗凯腾的成长历程开篇,着重强调高中阶段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他指出,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高一阶段尤为关键,就像树木的根基,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节奏,重视学科知识衔接。只有基础牢固,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业和人生道路上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传承,精神为育人魂魄。一段网袋背包的家族记忆,一曲“行走课堂”的教育诗篇。徐老师由“一段网袋”引出家族三代人与路桥中学的故事,生动且深刻地诠释了路中精神的传承。他讲述了家族中长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传承勤劳、坚韧、乐观等优秀品质的故事。这些品质如同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后代不断前行,在场家长无不为这份深厚的教育情怀所感动。而这份情怀,也支撑着退休后的徐老师,依旧不遗余力地为教育事业奔走。 衔接,三维架成长虹桥。针对初升高衔接的关键问题,徐老师创造性地提出“三维衔接法”。在知识衔接维度,主张化陡坡为缓坡,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掌握知识要点;在家教衔接维度,强调以心灯引航程,家长和教师要以深切的关爱与智慧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指引方向;在方法衔接维度,采取借输出固根本的策略,让学生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这三者如同鼎之三足,共同托举起孩子的成长天地。 远眺,教育是百年之业。三十年回眸,桃李芬芳。徐老师满怀深情地分享了一段段“再家访”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他与学生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更深刻地印证了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需要用心浇灌的长远事业。这些用时光酿就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今日埋下的种子,终将在岁月里长成参天大树。 教育的火种从不因岁月的流转而熄灭,反而会在一代代奉献者的手中,传递得更加炽热、更加绵长。徐老师用退休后的每一步奔走、每一次分享,让我们看见:真正的教育者,从来不会被年龄定义,只会被初心照亮。他在教育的长卷上写下的,不仅是一个个育人的方法,更是一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而这份赤诚,终将在时光里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前行的路,也为这片土地的教育事业,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