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敦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坚持把离退休干部党建摆在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创建“六好”示范党支部为抓手,创新实施“四强化”工作路径,实现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政治引领更加有力、作用发挥更加突出、监督管理更加规范,推动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过硬。 一、强化组织塑形,筑牢“银辉堡垒”根基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将离退休干部党建纳入全市党建总体布局,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市委组织部、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联合印发《2023年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工作要点》《敦煌市创建“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对组织设置、班子建设、经费保障、考核评价等作出刚性规定。一是抓覆盖。按照“应建尽建、就近就便”原则,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全市累计建成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2个(单建21个、混建1个),管理党员800余名,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二是抓班子。结合支部换届,选配党性强、威信高、乐于奉献的退休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委员,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3期。三是抓阵地。按照“六有”标准,采取财政补一点、党费拨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提档升级老干部服务中心、老党员驿站、社区“银龄之家”等活动场所,形成“15分钟学习活动圈”。 二、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思想铸魂”根基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送学上门与集中研学同向发力。一是突出原原本本学。依托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老干部服务中心等主阵地,举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报告会20多场次,开展“凝聚银发力量·同庆党的生日”主题党日活动,老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同过政治生日,不断提升支部党员的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突出分层分类学。对年老体弱党员推行送学上门120余人次;对异地居住党员建立“微信学习群”,每日推送“微党课”;对流动党员实行“风筝式”管理,确保“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三是突出创新载体学。推出“沉浸式音乐党课”诗歌朗诵、读书分享等活动10余场次,组织“五老”宣讲团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60余场次,受众1.2万余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强化作用发挥,激活“银领先锋”动能 坚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充分释放老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把“银发人才库”转化为“发展动力源”。一是助力乡村振兴。组建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6支专家志愿服务队、18支分队,吸纳200余名老党员入库,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0余场次,服务农户2800余人次,帮助解决农技难题230余件。二是助力基层治理。推行“老党员工作室+网格”模式,30余名老干部担任网格长、楼道长,参与纠纷调解、文明创建、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化解邻里矛盾40余起,成为社区治理的“银发管家”。三是助力关爱下一代。50余名退休教师加入关工委,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学生300余人次,累计捐资2万余元;开展党史、法治、安全等宣讲30场次,受教育青少年8000余人次,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四、强化监督管理,推动“达标提质”常态 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制度管人、以标准促建、以考核问效,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抓标准创建。对标“六好”示范党支部标准,建立“红黄蓝”标星管理台账,特别是对已创建的1个省级、2个酒泉市级示范党支部进行全程督促指导,引导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与“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活动相结合,确保各基层离退休党组织组织生活按要求正常开展,持续深入推进基层“银辉堡垒”建强提升。二是抓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展“观摩+互评+点评”等活动,更加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三是抓激励关怀。全面落实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举办荣誉退休仪式12场次,为100余名新退休干部颁发纪念章、送上一封家书、拍摄一张合影,切实增强政治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同时,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推行“三访四有”工作法,每年走访慰问老党员100余人次,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同志心坎上。 下一步,敦煌市将持续以“四强化”为牵引,聚焦“政治功能更强、组织体系更优、作用发挥更好、服务保障更精”目标,不断擦亮“银龄”党建品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敦煌篇章贡献银发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