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来,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坚持发挥体系办学优势,聚焦老年人特点和变化,着力于广泛吸纳生源、优化师资力量、升级课程内容、提升教学阵地和增强学习体验等五方面工作,努力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广泛吸纳生源,拓宽“大路径”。一是注重需求调研,针对老年大学办学特点及课程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学员座谈等方式,深度调研生源结构和报名意愿,精准制定招生方案。二是加强统筹,结合安宁市12所社区老年学校直面市民的优势,借助老学员深度参与的良好口碑,在市域范围内开展招生。三是积极发挥“乐享安宁”“魅力安宁”“安宁老干”等微信公众号宣传推介作用,发布招生简章,实时更新招生动态,形成全方位招生新格局。 优化师资力量,构建“强磁场”。一是加强规范管理,紧紧围绕安宁市老年大学质量立校要求,不断健全师资管理体系,指导任课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和课堂职责,实现备课、授课全流程监管。二是把控教学质量,通过听课评议、座谈交流、学员反馈等路径掌握教学状况,及时弥补短板弱项,注重优秀师资表扬激励。 升级课程内容,彰显“新气象”。一是结合共性与个性双需求,秉承“常规为主、特色赋能”原则,保留声乐、舞蹈、太极拳等热度高、好评多的核心课程,并紧贴时代潮流及学员需求,增设健身气功、电钢琴、手机短视频制作等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提升学员体验感。二是探索层级教学分班制。根据老年群体特征和需求差异,立足原有基础,提高老年教育内容的适切性,开发、更新教育内容,使学习内容更贴近老年人需求,如:同一门课程设有3年制基础班、2年制提高班,实施递进式教学。 提升教学阵地,巩固“硬实力”。一是注重硬件支撑,努力营造温馨舒适教学环境,学员幸福感显著提升。二是注重过程管控,提前排查清理校园内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不足,精准制定整改措施,确保硬件设施安全保障,校园环境整洁如新。三是与安宁市文联下属协会对接,在老年教育资源共享、活动开展、阵地共建等方面凝聚合力,形成有活力、有吸引力的阵地布局。 创新组织形式,增强学习体验。一是坚持校内校外联动。立足校内课堂建好校外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探索体验式教学。每学期安排2个校外教学课时,把课堂搬到公园、文化馆、展览馆等,开展游学、现场教学、讲座活动等,将教学阵地向校外拓展,丰富课堂形式,提升老年人学习兴趣。二是开展全校性主题教育活动,吸引学员广泛参与。安宁市老年大学以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在2025年,联合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先后举办“世界读书日”、“春学雷锋”、主题征文、年末文艺汇演、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学员持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充分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