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障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的时代重任,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战略牵引。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自觉站位先行区建设大局,以“银发所能”精准对接“发展所需”,以“威望所系”有效破解“攻坚所急”,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壮阔蓝图中,谱写“银发生辉”的时代新卷。 一、银心向党聚魂,同频同行助阵先行区建设 坚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老同志心系“黄河安澜”、情牵“塞上新篇”,为先行区建设凝聚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一是浸润式系统领学。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核心内容,认真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支部学习和教育培训;开设“行走的思政课”,组织老同志参观黄河治理工程、新能源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实地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擘画蓝图”的实践伟力,激发“我为先行区作贡献”的行动自觉。二是共情式宣讲带学。发挥离退休干部亲历改革、熟悉政策、阅历丰富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组织“塞上金秋”“薪火相传”等离退休干部宣讲团解读政策方针、法律法规,讲好治理黄河、兴利除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等鲜活生动的“黄河故事”,为推动先行区建设营造浓厚氛围。三是集中式阵地促学。发挥各级离退休干部党校、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主阵地作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黄河情”、黄河文化等,举办“理论大讲堂”11期、“名家大讲堂”6期、“时代课堂”2期,制作“十分钟微课堂”视频17期,引导老同志共听一堂课、共想一件事,凝聚起守护黄河生态底色、建设美丽新宁夏的银龄同心圆。 二、银发经济聚能,互融互嵌助推先行区建设 以文旅康养为纽带,推动银发资源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打通“银发资源—特色产业—区域经济”转化通道。一是跨域联动,打造多元融合生态圈。对接政府部门、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研究院校等多方力量,主动与自治区党委党校、退役军人事务厅、体育局、农业银行宁夏分行、宁夏旅投集团、宁夏枸杞协会等6个区直部门(单位)签约合作,在产品开发、活动组织、服务提供等环节形成合力,既为满足老同志美好生活需要拓展新模式,也为满足企业行业发展需要融入新动能。二是精准适配,构建银发消费新场景。深度调研老年群体在文化学习、健康养生、生命体验等方面的多元化、高品质需求,探索推介康养线路,创造更具吸引力的银发消费生态。在老年大学开设旅游文化、葡萄酒文化专业和枸杞养生课程;筹划举办“枸杞树认养”“品鉴大赛”等活动,培育消费新群体。三是机制赋能,巩固政策驱动发展链。着力加强退休干部养老服务政策创新,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关于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退休干部文化康养工作相关政策,探索拓展“课堂教学+实地体验+品鉴展演”的文化康养新模式,促进退休干部健康养老与文旅、养老、医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三、银龄人才聚势,群策群力助益先行区建设 建强组织化、项目化银发人才链,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两化一振兴”、维护安全发展贡献银发方案,变经验优势为破局利器。一是盘清家底集优势、蓄力量。开展全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大起底,统计志愿服务组织285个,精准掌握基层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规模频次、服务对象、区域范围等数据。挖掘银发专业人才784人,分类建立银发专家服务团队,组织起草促进银发人才发挥作用、银发人才团队管理等政策文件,加快银发人才库提质扩容。二是建言献策集智慧、献良计。认真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鼓励老同志为制定本地“十五五”规划、推进先行区建设等积极建言献策,召开各类畅谈建言座谈会257场次,上门访谈离退休干部1384人次,收集文稿44篇、感言心声716条,征集意见建议266条,分类梳理并形成专题报告。三是参与治理集力量、助发展。深入开展“塞上银辉”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银龄专家助农助企等志愿服务800余场次,参与老同志1.5万余人次。持续加强“塞上银辉·长青林”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开展“学雷锋·护黄河生态”主题党日暨典农河环境治理志愿服务、“走近父亲山,感受生态治理修复成果”主题活动等,吸引带动更多老同志坚决支持、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先行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