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纸入凹要轻匀,上色得等八成干。”在祝阳镇中心小学的传拓馆里,“五老”志愿者、非遗传承人吴秀新正戴着老花镜,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稳拓刷。随着他的示范,一张张带着历史印记的拓片在孩子们手中渐渐成形,这是市关工委“银辉教做”系列活动中“非遗传承”主题活动现场的生动一幕。 除了传拓,剪纸与皮影戏等非遗传统技艺也被老同志们送到青少年身边。在日喀则第二福利院,受邀赴藏开展传统文化交流的泰山冯玉祥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伟娟,正耐心指导孩子们折叠红纸、运剪勾勒。“先剪内再剪外,转弯时手腕要稳。”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手把手教藏族儿童创作出“爱心环绕五星”的剪纸作品,以此表达对党的感恩和祝福。 在“泰安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泰山立志研学基地,一场热闹的皮影戏教学正在进行。由“五老”志愿者、泰山皮影戏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带领的演出团队,从光影投射原理讲到人物关节操控技巧,现场演绎了《泰山石敢当》片段。孩子们围坐台前,跟着艺人的口令摆弄手中的皮影道具,在光影变幻中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 今年以来,泰安市关工委组织开展了“银辉教做防火小助手•汶水‘五老’关爱青少年”“银辉教做我敢当•六一传情护童心”等系列关爱活动,组织“五老”志愿者言传身教,引导青少年“学中做、做中学”,“银辉教做非遗手作•匠心守护文化传承”便是其中一项。目前已有20余名“五老”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社区,开展教学活动30余场,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内容涉及面塑、快板、书画等多项非遗项目。“银辉”正持续照亮青少年的文化传承之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