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退休后生活太空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大学,学唱歌、练形体,还认识了好多老伙计,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家门口老年大学”,一位老年学员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近年来,玉带街道聚焦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从多元办学、政治引领、情感关怀、银发赋能到文化浸润,全方位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让老年群体在“老有所学”中收获幸福与价值。 多元课程筑阵地,满足需求引共鸣 街道巧打“单独办+联合办”组合拳,既支持师资雄厚的玉成社区独立办学,又统筹4个社区共建红塔区首家联合“家门口”老年大学,实现资源高效整合。通过全覆盖问卷调查精准捕捉老年人需求,精心开设声乐艺术、形体舞蹈、健康养生等5门特色课程,组建由资深教师与民间达人组成的优质师资团队,以专业教学吸引360余名老年人踊跃报名,让“在家门口上大学”从愿望变为现实。 温情服务暖人心,全程陪伴有温度 “王阿姨,最近天气转凉,您可要注意添衣呀!”课间时分,班主任的一句贴心叮嘱温暖着学员的心。街道以班主任为情感枢纽,打造“暖心管家”队伍,通过闲话家常构建“全程陪伴式”服务体系,让老年大学成为有温度的“学习港湾”。同时,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反馈、优化细节,用真心换真情,赢得老年朋友一致好评,学员数量持续稳步增长。 银发力量赋新能,共治共享显担当 “退休不褪色,我们还能为社区出份力!”老年大学学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街道探索“以学促治”新路径,将学员纳入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其深度参与基层治理:自发组建的文艺队用歌声传递正能量,化身政策宣讲员解读惠民政策,担任纠纷调解员化解邻里矛盾,作为环境监督员守护社区整洁……通过议事会等渠道,他们累计为社区提出老旧设施改造等50余条建设性意见,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文化浸润促和谐,幸福之花遍地开 “在这里不仅能学知识,还交到了一群老姐妹,每天都盼着来上课!”老年大学既是学习平台,更是社交乐园。街道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搭建“教育+社交”双功能平台:一方面填补精神空白,让老年人重拾学习乐趣,提升幸福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减轻家庭照护压力,尤其是传统文化课程促进了代际理解,以家庭和谐筑牢社会稳定根基,实现老年群体、家庭与社区的多方共赢。 从课堂学习到社区共治,从精神充实到价值实现,红塔区玉带街道“家门口老年大学”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老年群体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中收获满满,为基层老年教育与治理融合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