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及以前在我心中埋下了花园头抗日的红色基因种子,工作后花园头抗日红色基因滋养着我成长,退休后我将花园头抗日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赓续革命精神……”7月15日,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五老工作室主持人昌中南在院上镇花园头抗战教育基地向青岛日报记者细细的讲述着情怀花园头抗日红色基因的故事。 上小学前,昌中南总爱粘着比他大五岁的本家二大爷家三哥清明节带他到往返六华里的花园头村给抗日先烈扫墓。上小学后,他每年清明节在老师带领下到花园头村烈士墓前听抗日先烈讲小沽河阻击战抗日故事,心中有了花园头打鬼子和王军光、王子阳、王宝忱、民先队员等抗日英雄形象和故事,心中埋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发誓长大后当兵保家卫国。 长大后,昌中南在本镇一中学任语文教师。心中的红色基因种子也长成了参天大树。“发掘培育花园头抗日红色基因”。他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星期天、节假日等休闲时间,他克服种种困难,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花园头抗日的前因后果。主动联系参与花园头抗日的老人、参加过抗日的民先队员及家中曾有参与抗日的家人,特别是与王军光烈士儿子王培松先生的交流,被花园头抗日的事迹深深感动着,积极参与花园头抗日研究和活动,积极宣传花园头英勇抗日事迹。担任了王军光烈士故居建设的文字起草工作,为院上镇抗战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用的资料。配合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开展花园头抗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将花园头抗日寓于教育教学中,发掘培育花园头抗日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的滋养,他倍加努力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新方法,“兴趣”作文教学法被评为市优秀教学法,发表在有关报刊,在有关层面进行广泛交流,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和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 2023年退休后,昌中南在院上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五老工作室,并任主持人。五老工作室以花园头抗日阻击战为载体,以 “五史” 教育为核心,面向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传承红色基因,年开展宣讲等活动10 多场次,成为“红色教育课堂”。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老年生活报、中国火炬网、省老干部之家网、鲁网、青岛惠风、青岛宣传、莱西宣传等多次报道。被评为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院上镇“四型”机关创建标兵,上了院上镇“标兵榜”和“机关之星”等。 (莱西市院上镇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