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白二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座谈会,老同志们汇聚一堂,畅谈“十四五”期间水利发展取得的成就。座谈会由支部书记姜开鹏主持,离退局党委副书记秦海鹏参加座谈。 专题学习座谈会上,白二党支部各位老同志对“十四五”期间水利发展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对新时代水利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万海斌: “十四五”期间,我有三个深刻的感受:一是洪涝灾害依然十分严重,尤其是局部灾害,经济损失较大,如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海河流域“23.7”特大洪水灾害等。二是防洪减灾薄弱环节依然很多,比如山洪灾害、城市内涝、部分重要河段控制性工程不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不断增多也给防洪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三是水利投入逐年加大,尤以“十四五”为最大,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发展的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水利发展的大力支持。另外,水利部在推进水利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总之,我国水利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有作为的阶段。我们水利老同志为之感到骄傲,如果需要我们发挥余热,我们也愿意去做点事情。 庞进武: 我认为“十四五”水利发展有三个亮点:一是史无前列的大幅度水利投资规模增加,带来了整个“十四五”期间各类水利建设全面展开,有了全新的发展变化;二是“十四五”水利发展目标的指标要求有了扩展并取得了比较好的完成,反映了水利事业有了更加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新面貌和基础条件;三是水利从工程向数字孪生工程同步建设,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水利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基础,充分体现了水利落实了中央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建议今后关注三方面问题:一是今后水利建设项目面临的自然条件将更加复杂,要把前期工作做得更深更好,论证更加充分;二是国家水网建设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要更加充分地研究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进行更好地统筹协调,解决好制约发展的难题;三是要更加重视新的高科技及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凌先有: 中国水利“十四五”期间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给我印象突出的是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成效尤为显著。一是节水优先,还水于河,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二是优化配置,补水于河,全力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大大提高了江河湖泊水资源承载能力。三是治理修复,通水于河,京杭大运河断流了100年,已实现连续3年全线贯通;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断流了26年,已实现连续4年全线贯通。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必将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顾浩: 我感觉“十四五”期间有两个特点比较鲜明,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二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成为新时代水利主题。水利事业成果十分丰硕,例如,重大水利工程进展,国家水网工程骨干体系初步成型,黄河古贤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制定了一些重大的水利规划,为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基础。 周一敏: “十四五”期间,水利部党组坚持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和流域生态保护两手抓,取得了很大成就。水旱灾害防治方面,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重,大江大河控制性工程不断完善,基本能够有效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过的最大洪水。同时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雨水情监测预报系统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大批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基本改变了中小流域和水库防洪的被动局面,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幅减少。抗旱方面,通过南水北调,洪水利用和生态补水,华北地下水位明显抬升,为北方旱区粮食丰收和生态修复作出了贡献。 祝瑞祥: “十四五”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引江济淮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古贤水利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其他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展,继续这样做下去,我们水利事业一定能够能有更大的发展,一定能够更多的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姜开鹏书记进行了总结,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水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好评。老同志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水利事业发展变化,奉献水利的热情和精神仍然不减,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