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市昌平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干部党建联建签约仪式在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签约旨在推进双方多支部党建联建有声有色、有力有序、有质有量。校党委副书记王立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长永,校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支部书记代表出席活动。 签字仪式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郭殿宝主持。王立艳致辞强调,学校扎根昌平大地办大学、育人才,持续助力筑牢昌平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石。她向共建双方表达祝贺,并就深化共建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互融互通的新路径,以“双融入”理念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向多方联动、多元协作转变,并适时引入青年师生、青年“海归”参与其中,让老党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二是探索校地融合发展优势互补的新领域,创建“队伍共建、调研共进、美好共创、成果共享”机制,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生事迹和推进“学习型昌平建设”契机,找准优势互补聚焦点,打造校地融合、共建共享的新平台和立德树人、凝心铸魂的新高地。 三是探索推进新时代“银龄行动”走深走实的新品牌,把共建纳入做好新时代“银龄行动”筹划来安排,培育专业化、有特色、层次高的银龄品牌项目,吸引更多的老专家、老教授动起来、热起来、干起来,展现校地老同志老骥伏枥、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 工作人员现场宣读了党建联建协议书。协议明确了共建目标、共建内容、共建机制,突出通过结对共建,进一步丰富离退休支部活动形式,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双方资源融合与对接。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机关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杨洪达,校离退休干部党委书记牛晓飞,代表共建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李根认为,双方共建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典范,是活动共办、校地共融的典范,是法治建设、民主共创的典范,区委老干部局将全力支持双方共建。 本次共建是特色化、规模化的老老联合、校地共建,覆盖8个支部,涵盖210余名老党员,当前共建双方正在策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进机关、下基层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