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人关注的,我们关心的。从5月11日开始,家网每周四将为广大“家”人推出一个“身边话题”供“家”人讨论。说出您的观点,阐述您的看法,让家网陪您共度美好晚年。(家网同步在广大“家”人中征集热门“身边话题”。话题征集邮箱:lgbzjjw@126.com) “生前预嘱”能否为生命做主?(身边话题第6期) 本期策划:韩 甜 执行:刘培龙 在第6期《家》刊上,我们刊登了《让“生前预嘱”为我们的生命做主!》一文,文中提到的让“生前预嘱”为我们做主的观点,想必让不少“家”人有话要说。 生前预嘱,指的就是让人们事先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那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并以此作为参照,让人们在生命末期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容地、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在当今医学充分发展、急救技术非常发达的医疗现状下,一个本应离开世界的人,是可以用人工的呼吸,人工的心跳来延长生命的。所以,病人死亡的时间往往不是自然死亡的时间,而是机器停止的时间。我们很多时候所延长的也通常不是生命的过程,而只是一个死亡的过程。 但,即使明白这个,因为孝道,因为感情,因为人们总是对亲人的生命回归心怀侥幸,谁在放弃亲人生命支持系统的时候会不陷入内心的挣扎?谁不愿意花尽积蓄只为换得亲人几日的生命,哪怕是毫无意识的生命?所以,在医院出现了“生命至上”的救治原则,原本用于紧急救命的心肺复苏术等,开始广泛地应用于临终病人。而很多家庭直到钱没了才放弃治疗。 只是,沉浸在即将失去前亲人悲痛中的人们因为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往往会忽略亲人的意愿。很少有人去考虑:这已是无法表达自己意愿的亲人愿意接受的吗?已经被病痛折磨的不堪的亲人愿意承受扎强心针、电击等急救手段带来的痛苦吗?已回天无望的亲人,愿意靠切开喉咙,插上管子去维持生命体征,花着昂贵的费用,等着器官慢慢衰竭吗?甚至,我们没有考虑过,当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是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意愿是什么?我们彼时的生命将由谁来做主?由冰冷的医疗器械?由亲人?还是由我们自己?如果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完,那么何谈尊严又何谈孝道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如果有那么一天,您希不希望您的家人子女花巨额的费用去延长自己的生命?您觉得“生前预嘱”有无必要?您赞不赞成、会不会也立一份“生前预嘱”呢?说出您的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
不舟客: 这个话题虽然沉重,但很现实。留恋啊,生活。老了,病来的太快太多。让我和孩子们说,真说不出口。我不愿意让他们担心,我想只有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