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红河州聚焦建优用好“银发人才库”,坚持以有效发挥作用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精心选才聚才、创新平台载体,一体化推进“银发人才库”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让“银发力量”再现风采,助力红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识才选才,“三个一批”吸纳“银发人才”入库建库。印发《关于征集完善“红河银发人才库”的通知》《关于建优用好银发人才库的通知》和《致全州离退休干部“银发建功新时代 助力红河新发展”倡议书》,按照“自觉自愿、发挥特长”的原则,采取“三个一批”工作法,即,组织谈话动员一批、上门求贤聘请一批、个人自荐加入一批的方式,在全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年龄75周岁以下的离退休干部群体中深挖各类“银发人才”,吸纳汇聚全州政治素质过硬、身体状况良好、掌握一技之长或特殊技能,涵盖党政、社会管理、科技、卫生、教育、文化、体育、艺术、法律、城乡建设等10大领域的782名“银发人才”入库建库。聚焦规范管理,“两个调整”畅通“银发人才”进出渠道。科学规范管理“银发人才”,将银发人才对应10个领域分类登记造册、建档入库,明确具体管理责任人,确保“银发人才”底数清、情况明,为适时根据老同志擅长领域安排参与相关活动提供依据。建立“银发人才库”动态管理机制,以尊重退休干部本人意愿为前提,原则上每两年对“银发人才库”进行动态调整,对因身体、年龄等原因不能再继续发挥作用的及时调整出库,对近两年退休中符合条件,有继续发挥余热作用意愿的老干部及时调整入库,确保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安享晚年的同时,各尽其能、各展其才。经2022年、2024年两次动态调整,目前全州“银发人才”在库895名。聚焦作用发挥,“四个融合”拓宽“银发人才”活动载体。深化运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机制办法,组建“三边三好”帮扶工作队,采取“1+3+N”志愿服务活动模式,探索推动“银发人才”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涉老团体、老年志愿服务团队、银发人才工作站(室)等4类组织中兼任职务、融合使用,让老干部履职身份多元化,作用发挥最大化。目前,380余名银发人才在4类组织中兼任领导职务,全州300余支银发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32次,参与14048人次。搭建“银发人才”作用发挥平台,以组织实施离退休干部“模范党支部”三级联创、“银发先锋+银潮之声+银秀芳华”三项工程、“红河银发助力+”等系列活动为抓手,整合4类组织资源和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平台载体,采取宣讲辅导、调查研究、座谈交流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兴边富民等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和贡献力量。截至目前,“银发人才”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开展理论宣讲2000余人次,实地调研300余人次,推动成功创建省级离退休干部“模范党支部”4个,选树省级“最美银发志愿服务团队”4个、“最美银发志愿者”18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