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物质+服务”试点项目 ——让群众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2024-5-24 14:3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3| 评论: 0|来自: 红塔区民政局

摘要: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2023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被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的地区。在试点工作中,红塔区民政局积 ...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2023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被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的地区。在试点工作中,红塔区民政局积极探索构建“参与式调研+专业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培育”全方位的社会救助体系,目前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用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开展参与式调研,知群众“想、愁、需”。为了解试点社区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和社区现有资源情况,项目组深入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填写、入户访谈、社区居民参与式调研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对试点社区开展调研活动,深入了解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现状、困难和需求,整合辖区内现有的医疗、教育、文化和慈善等方面的资源,绘制社区资源地图和资源清单,链接可用资源用于救助对象的帮扶。

定制专业服务,解群众“急、难、盼”。一是建立“一人一档”,精准个案服务。项目社工通过个案入户精准了解每一位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针对案主的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按需制定“一人一档”的个案服务计划,为其提供包括情感慰藉、健康服务、就业帮扶、资源链接、社会功能恢复等一系列的个案服务,帮助个案服务对象逐步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度。二是聚焦弱势群体,回应民生需求。试点社区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空巢、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心理健康问题。项目组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为在中心托管的70岁以上高龄老人开展长者“康乐小组”活动,通过手指操、绘画、音乐活动等艺术治疗的方式,加强老年人手眼协调能力,愉悦身心。75岁的任奶奶表示,“平时在日间照料中心的生活比较单调,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很开心,能够做一些对老年人有益的活动,希望以后能够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开展赋能培训,促工作者“意、能、用”。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是长期服务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力量,项目组邀请具有丰富理论和实务经验的高级社工师围绕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流动儿童适应性帮扶、社区救助服务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拓展服务视野,提升服务能力和技巧。

培育自治组织,提社区“建、管、活”。通过开展“社区公益达人”招募和培育的形式,孵化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居民自组织,积极动员和链接玉溪师范学院、玉溪第三小学、城投集团等辖区企事业单位和辖区基层党组织的资源,组织社工专业大学生、基层党员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救助服务中,激活社区内生动力,实现“在社区中帮扶”的可持续社会救助模式,营造“邻里守望互助”的良好社区氛围。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