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市委老干部局围绕离退休干部“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精准施策,从“重点人群关爱”到“推广荣退仪式”,一批批老干部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老干部的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高。 注重“精准度”,让服务难题不难。制定普洱市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挂钩联系老干部制度,定期进行走访慰问,了解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提供权益维护、医疗保障等咨询和服务。建立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指南,落实好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相关政策。加强特困帮扶资金整合和力量统筹,省上拨付一点、市级配套一点、县上自筹一点,统筹三级资金,汇在“一盘棋”考虑,为困难离退休干部及遗属提供帮扶。创新离退休干部就医措施,改善服务流程,进一步畅通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通过提供五优服务,硬核贴心举措,提供更加便捷、个性、贴心、优质的医疗服务。 注重“适老化”,让服务方式更优。立足推广荣退仪式,加大市委、市政府对老干部的关心关爱,建立“七个一”荣誉退休机制,在健全完善“干部随管理成长,管理伴干部一生”闭环体系的同时,为老干部华丽转身、乐享晚年提供科学指引,让“退休快乐”成为社会正确看待退休生活的新视角。探索出台离退休工作指导员和生活辅导员“两员”工作制度,通过落实好4个指导、4个辅导、3个评估工作责任,帮助离退休干部职工合理规划退休生活、积极融入老龄社会、安享幸福充实晚年。围绕老干部优势作用发挥,出台“茶城银发”助力基层治理实施意见,为老干部与社区“牵线搭桥”,做到干部职工退休与社区报到无缝衔接,推动“在岗履职”到“老有所为”角色转变,激发老干部“有所长、献己所长”的个人热情。 注重“建管用”,让服务渠道更广。通过建好管好用好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围绕五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推进老年教育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建立原市委干休所、市文化馆等老年大学教学点,让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家门口”老年教育。探索市老年大学教学课程设计,开设茶艺、绝版木刻、三弦、心理调适、生活规划等新课程,打造“左手咖啡、右手茶”特色课程,全年共开办24个专业招收学员2100余人次。依托各级老干部党校,以视频方式连线县(区)开展银发专题宣讲、开办老干部“流动党校”“送教下乡”等形式,推动优质思政教学资源向基层延伸,实现力量联合、阵地联用、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拓展“一刻钟服务圈”辐射范围,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综合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提供为老服务,更加与老龄人口分布格局和城市发展进程协调相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