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我这次做的豆腐乳吃后感觉不香。”“陈书记,豆腐乳到了该长菌丝的时候,却没长出来。”……群众口中的“陈书记”名叫陈发明,最近,他正忙着指导群众制作豆腐乳。 今年65岁的陈发明,原先是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干部,现任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退休后他曾从事腐乳生产和销售,自2020年担任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后,他便义务在镇老年学校开办腐乳生产专题讲座,传技术、讲营销,帮助经营户致富。今年65岁的村民刘家银高兴地说:“跟着陈书记干,我们在家也能赚到钱。” 据了解,茨河镇生产的筑阳腐乳曾荣获第16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调味品博览会金奖、第17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华特色食品”称号,该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腐乳第一镇”。 在茨河镇,像陈发明这样为群众传经送宝的退休干部还有不少。近年来,茨河镇紧扣乡村振兴,充分挖掘“银发力量”,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的22名老党员主动深入农村,奔走在田间地头,为群众培训农业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惠民政策。2024年1月,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被襄阳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六好”党支部。 今年79岁的陈尚启,曾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百姓宣讲员”、襄阳市委宣传部授予“优秀讲师”、襄阳市委组织部授予“风范长者”等称号。自从去年担任茨河镇老年学校常务副校长后,他最惦记的就是如何让老年学员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技术。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想养蜜蜂,他就请来养蜂专家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授养蜂技术,受益村民850多人。 “我现在一年养蜂的收入可达15万元。”说起在老年学校最大的收获,今年72岁白龙庙村村民徐安祥颇为自豪。石嘴子村的李甫汉也通过学习养蜂技术提高了收入,他说:“过去养蜂我不会适时分箱,不知道用啥法子驱赶葫芦蜂,更不知道啥时候割蜂蜜好,现在这些技术都在镇老年学校学到了。” 在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支部组织委员曾庆社率“老年文艺轻骑兵”以金色农业、绿色旅游、红色文化为主题,进乡村巡回演出,用快板、朗诵、歌舞等表演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支部老党员还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向镇党委提出加快产业发展等意见建议,撰写各类报告争取发展资金。 “退休干部有技术、有经验、有阅历,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和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将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可以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谷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永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