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仅靠养蜂一项一年可收入15万元。”1月15日,今年72岁的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白龙庙村村民徐安祥自己都难以相信。自从学到养蜂技术以后,他每年可以帮人代养蜂蜜330箱。每箱每年上交两斤蜂蜜,自己获得6斤蜂蜜。“如果不是在老年学校学到这些本领,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收入呢?” 要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银发人才的参与。谷城县多措并举,鼓励激发银发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发挥作用,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78岁的陈尚启,自从当上茨河镇老年学校常务副校长后,通过请专家、农技人员、田秀才、身边的能人,以老年学校为平台,开办养蜂、腐乳制作、红心柳贡米栽培培训班五期,持续提高了村民的种养水平。徐安祥等直接受益村民达800多人。 该县石花镇推出了“乡贤调解”新模式,广泛开展了“乡贤说事评理团”矛盾大化解活动。动员全镇群众参与,自发推选出75名政治素养高、调解能力强、群众威望高、身体素质好、工作热情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被群众称为新时代乡贤“五老”。75名乡贤“五老”分片组建了6个乡贤说事评理团,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员、巡查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等重要角色,2023年下半年化解基层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该“乡贤说事评理团”获评湖北省“枫桥式工作法”典型。 该县汉水文化科技展示馆刚刚被襄阳市妇联确定为第二批“襄阳市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现已创办清廉家庭档案馆、劝学图书馆、航天科普馆、书画收藏展览馆四大场馆,长年免费开放,供妇女儿童参观学习,是纯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科普展示与传播。站点由专职文化科普志愿者、全国乡村阅读榜样、湖北省十佳阅读推广人、该县发改局退休老干部叶华程负责管理接待。他从自身做起,弘扬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引导父老乡亲崇尚科学、重视文化教育。 通过开展多种喜闻乐见的读书助学活动,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根据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和家长需求,开展家风家教活动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亲子实践活动,关注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勤政廉政警示教育,在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县用好用活银发人才,扎实开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银发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注入银发动力。谷城县委老干部局结合个人特长和原工作岗位特点,集中组团下沉一线服务,支持老同志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离任不离心、离任不离岗”,把广大离退休、离任“银发人才”和农村乡贤力量组织、凝聚起来,担当“党史教育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生态治理监督员、志愿服务员、红色宣讲员”等职责,激发老同志的“光”和“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释放砥砺奋进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