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浙江路桥区“五老”党建共同体老骥伏枥、奉献不息,助推路桥区高质量发展

2024-1-1 22:3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14| 评论: 0|原作者: 张娅玲|来自: 路桥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五老”党建共同体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200多名老党员发挥老干部、老代表、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身份的优势,组成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团、莲花文化艺术团、老娘舅民生调解团、“妈妈式” ...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五老”党建共同体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200多名老党员发挥老干部、老代表、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身份的优势,组成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团、莲花文化艺术团、老娘舅民生调解团、“妈妈式”服务团、爱心帮教团和巡察团等6个专业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威望、经验及情感等优势,搭建党建共同体平台,用“五老”破“五能”,为助推路桥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一是能“宣”,深读政策,打造正确价值导向的“宣讲团”。为帮助群众理解政策、推动政策落地实施、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五老”党建共同体政策宣讲团通过对“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多城同创”、行政村合并等重点工作公开授课宣讲,让群众理解政策,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实施,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宣讲团的余正富10年来,每周五上午如约在螺洋街道综合文化站进行政策宣讲。他结合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用风趣幽默的方式,在讲堂上为村民们讲课近500堂,让村民及时正确知晓中央的重要会议精神、党的政策方针。

二是能“帮”,服务社会,设立帮助特殊群体的“爱心站”。“五老”党建共同体不仅参与关工委工作,更是积极参与对服刑人员、青少年服刑人员和重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以老帮青,以老带少,以老育新,让其认清犯罪根源,增添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勇气,避免重新犯罪。“五老”党建共同体现在帮扶对象主要是35岁以下归正及需矫正的迷途人员,从2011-2021年,共帮教60多人,其中16人实现到企业就业,4人自己创业,10年时间,无一例重新犯罪记录。另外“五老”党建共同体的工作也受到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中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高度评价。2013年5月,该项工作更是被全国政法委书记批示肯定,“五老”党建共同体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三是能“解”,关注民生,成为解决群众矛盾的“解铃人”。老娘舅民生调解团成员共24人,此“夕阳红”调解组织,发扬“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工作精神,坚持调解双方自愿、以人为本、公平、合理、和谐原则,利用单独调解、共同调解、联合调解等不同形式,在接待来访人员时用心、用情、用理、用法来化解当事人诉求,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换位思考等各种方法展开调解工作,重事实、讲情理,做到以和为贵,不但案结事了,还力求案结事好。对街道内涉老纠纷全方位开展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近年来共调解家庭纠纷40起,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合力破矛盾纠纷调解之难。

四是能“破”,推进工程,组建破除难点碍点的“先锋队”。街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推进离不开“五老”党建共同体的积极配合与理解支持。特别是碰到拆迁中的“钉子户”“拦路虎”,合并行政村中的村民反对声音,老党员、老干部等通过自身的威望优势亲自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大力宣传政策,说明厉害,利用脚近、嘴近,带领新党员上门入户,把准标尺,顺利推进工作、工程的开展。在杭绍台铁路政策处理过程中,其中征地涉及一位村民山地4亩,杨梅树80株,但村民对街道测量的山体面积、补偿款项表示均不满意,不愿意签署征地协议。“五老”临难受命,2个月内7次入户宣传政策、动之以情、晓以利害,告知其街道肯定严格按照政策,做到公正公平,一视同仁,终于顺利签署征地协议。

五是能“助”,为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的“解忧人”。为精准服务企业,“五老”党建共同体,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以老干部的“专”和“长”与营商环境所需相结合,因地制宜,推出一批老干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开启助企服务新模式。“五老”党建共同体助企团成员深入光明纸箱厂开展“一对一”助企服务,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协助光明纸箱厂申请螺洋街道工业园区的40多亩厂房用地,进入报批流程,为企业破解发展之难。

“一片赤忱为桑榆,两鬓斑白终不悔”,螺洋街道“五老”党建共同体将持续发挥政治、威望、经验及情感等优势,继续关心和支持螺洋工作,为螺洋未来现代化发展建言献策,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坚持成为党的各项建设的重要力量,助推路桥区高质量发展。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