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温岭市委老干部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密结合离退休干部特点,坚持在“善学善思、善谋善为、善作善成”上同步发力,以“强基、赋能、聚合”之力一体推进,打造具有“温岭味”“‘银和’味”的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善学善思,以“强基”之力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温岭市委老干部坚持以学铸魂、善学善思,做好党的理论精神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不断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上率下、集体联动、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打造多维“学习课堂”。局领导班子、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围绕思想教育、时政热点讲授党课;召开全市离退休支部书记、学习组长培训班,发放《解码“八八战略”为什么行》《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等书籍,提升“‘银和’头雁”党建水平;组织老干部工作者、老干部个人自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籍。丰富载体趣味学,在微信平台推出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答题赢话费活动,全市近600名老干部及老干部工作者参加,347位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实地走访沉浸学,市委老干部局赴石塘镇、松门镇,温岭中学退教支部赴路桥黄琅剑门岗开展循迹溯源活动,在实景中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话语的精神伟力,市委老干部局赴党校、档案馆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清廉教育洗礼,在走访后开展座谈会、心得撰写,在交流中共同进步、互学互促。注重学用转化,确保学习成效,温岭市老干部工作者代表台州市参加“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政策业务知识竞赛”荣获得三等奖、优秀组织奖;市老年大学开展奋进新时代 银和展风采”第二届银和风尚节暨温岭市老年大学2023学年毕业班学员汇报演出,19个班级、近500名学员参演,充分展现温岭老年教育成果。 二、善谋善为,以“赋能”之力推动破解难题见行见效 结合市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专题调研,组织老干部赴农业基地、民营企业、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观摩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环保绿化、未来社区建设等工作15次,老干部认真考察现场和听取汇报,聚焦发展堵点,在人才引进、品牌建设、资源利用、民生保障等提出建议40余条。市农水局老干部受聘市农业发展基金会,坚持深入田头掌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探讨试验示范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直至32个项目验收结束;横峰街道老干部组成“‘银和’助力团”下沉征迁一线,多次赴签约、拆迁现场与施工队“面对面”沟通,逐户走访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听取难点困扰,形成问题清单,持续梳理跟进、共同协商完善方案,点亮一年13个村的“征迁奇迹”。召开全市、各单位镇街道老干部工作通报会及座谈会17场,老干部紧扣温岭发展实际,围绕工业强市、城村两改、漫湖水库生态搬迁、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加快推进温岭“两城两湖”建设凝聚“银和”智慧与力量。 三、善作善成,以“聚合”之力推动事业发展出新出彩 围绕中心大局,充分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做强做优“银和志愿者联盟”,组织“银发人才”们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城村两改、跨域数字鸿沟、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市老干部艺术团“文艺轻骑兵”赴泽国镇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文艺下乡演出,在寓教于乐中向群众传递党的政策精神,让主题教育之花绽放在乡村沃野。俞明德工作室全体“五老”及离休干部蔡行准自行捐款,并联合市青少年宫开展“我为山区孩子订队报”暖冬义卖活动,累计筹款8533元为湖南长沙雷锋小学的贫困孩子征订队报(《中国少年报》),在传递书香中为山区孩子们点亮希望。松门镇老干部为《松门镇志》编纂“号脉”,每半月召开“诸葛亮会”修正镇志初稿有误之处并补充遗漏内容,助力乡村文脉传承。“银发义工”李荣荣16年服务足迹遍布山海,以老助老开展慰问帮扶、生活护理、临终守护等慈善助老工作,累计服务老人4.5万余人次,为银发们的晚年撒下爱的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