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南华县以打造“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进一步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县城设立15个“老干部工作室”,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将“银发”力量转化为服务群众、强化城市治理的重要资源,为建设“活力南华、魅力南华、幸福南华”发挥余热。 选能人 配准位 通过原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精准摸清离退休干部原来干什么、擅长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结合老干部身体状况、个人意愿,组建“菌乡银发”志愿服务队,下设政策理论宣讲、矛盾纠纷调解、健康服务、助力产业项目招商、综合服务等5支志愿服务队,从中遴选专业特长突出、乐于无私奉献、干部群众公认的28名党员志愿者、离退休干部、社区老党员、专业技术人才加入老干部工作室,以“一带一”“一带几”的形式,组建15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活动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精准发挥老干部专长,营造老干部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搭平台 建阵地 紧扣“老有所为、银发生辉”这一主题,把基层所需所盼与老同志所能所感紧密结合,聚焦作用发挥,按照有团队组织、有标识标牌、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阵地、有工作记录的“五有”,政治引领好、工作内容好、特色创建好、示范带动好、社会反响好的“五好”标准,在南华县老干部活动中心、龙泉农贸市场、儿童之家、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场所,因地制宜设立纠纷调解、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心理疏导等15个老干部工作室,搭好老同志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的平台载体,拓展助力基层治理新路径。 善作为 乐奉献 “刘老师工作室”刘锡海同志是楚雄州“五老”宣讲团成员,2023年9月,被云南省委老干部局命名为全省“最美银发志愿者”,他常年进机关、进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宣讲活动;“彭老师工作室”的彭亮同志,曾担任县教育局局长十余年,多次获“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多次到南华县各中小学、乡镇、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等活动;“普警官工作室”的普金华同志,3次荣立三等功,擅长写作、宣讲、调解矛盾纠纷,经常为民解忧纾困,与矛盾纠纷调解队队员一起跨州帮助群众调解,多次进社区宣讲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经历。还有“老唐工作室”“邓老师工作室”“方老师工作室”等等,他们在理论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关爱未成年人、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环境监督等方面所做的奉献,示范带动退休老干部继续发挥余热。今年来,15个老干部工作室共服务群众1600余人次。 献余热 续新篇 南华县老干部主动参与、充分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在解决辖区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助推了南华县城提品质、上台阶。今年来,县城建成区6个社区共提交为民服务清单13份,涉及问题40余个,县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服务中心梳理交办给各老干部工作室事项11项,协助纠纷调解20次、助力普法强基补短板宣传18次、开展青少年儿童和弱势群体关心关爱活动40余次。开展小区“红色物业”专题调研3次、产业发展现场观摩调研2次,提出意见建议16条。2023年11月,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被楚雄州委老干部局评为“最美银发志愿服务团队”。南华县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信访三无工作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县”“省级双拥模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