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济市目前有离休干部28名,最高龄96岁,最低龄88岁,镇村居住的2名,城区居住26名,处于高龄期、高发病期的“后双高期”,不同程度患病率达100%。常年病情严重、瘫痪卧床不能自理的16名,厅级干部2名,享受正省(部级)医疗待遇的1名。今年以来,永济市老干部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运城市局《关于“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离休干部的实施意见》《“一县一题”领题攻坚工作意见通知》等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围绕“四提升、四强化”,主动领题,攻坚破题,精准答题,全方位推进“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离休干部工作走深走实。 一、提升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面对离休干部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的实际,提高离休干部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让老同志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宿感、生活上有获得感、精神上有幸福感,为老同志提供高质量精准服务是老干部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迫切任务。市委老干部局一班人树立服务离休干部时不我待的理念,及时向市委分管领导专题汇报,多方协调卫体、民政、医疗集团、三个街道办事处有关社区等,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离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在局机关设立待遇股,重点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下发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四季守护”等实施方案,整合老干部局、离休干部原单位、居住社区、家庭医生志愿者、家庭子女等多方服务力量,建立健全“一对一”包联团队,在做实离休干部电子档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党建+服务+管理”的作用,在活动组织、节日慰问、上门看望、统计报表等工作中注重采集信息,准确掌握每一位离休干部个人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职级待遇、组织关系、身体状况、儿女情况、服务需求、困难诉求等八个“必清”。综合考虑离休干部居住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子女赡养分工、住院就医“四项因素”,建档立卡制定差异化服务举措,对所有离休干部实施分级服务,在理论学习、慰问探望、待遇落实、医疗服务等方面制定不同程度、不同频次方案,精准记录服务开展情况,做到一人一个服务方案,一人一本服务台账。 二、提升“五心”服务,强化攻坚破题 具体实施中,我们着力打造“五心”服务离休干部新亮点。一是送学上门,凝心铸魂践“初心”。坚持每季度至少入户送学上门1次,为全市28名离休干部送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著作选读》等130余册,宣讲解读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和涉老举措,推送“离退休干部工作”“山西老干部”“运城市委老干部局”等3个微信公众号,引导参加网上老干部报告会、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等。坚持为离休干部党员过“政治生日”。积极开展红色故事征集活动,为每一名老同志建立红色档案,目前征集个人回忆资料及奖章、证书、革命经历相关照片等300余张(册),协助运城市局为15名参加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离休干部拍摄大型纪录片《致敬河东最可爱的人》,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根基;二是个性服务,精准施策见“真心”。持续深化“五方”包联机制,机关16名党员干部、16个涉离所在单位老干部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爱心解忧·结对认亲”活动,发放《结对联系卡》,建立《关爱离休干部手册暨走访日记》《离休干部服务需求台账》,做到基本信息清、家庭情况清、健康状况清、主要需求清,具体服务清。今年,我们结合“建立时间银行—6090银发互助联盟”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清扫、家电维修、沟通子女、联系家政、洗脚理发等送服务上门90余人次,为离休老同志家庭解决暖气不热、买药送药等实际困难20余件;三是医疗健康,用心用力显“赤心”。今年我们在年度体检基础上,为28名离休干部完善个性化健康档案,随时掌握每一名老同志的身体状况,真正把健康服务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在卫体局家庭医生网络基础上,我们与市肝胆胃病医院协商联系,10余名医生与离休同志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书,定期开展“一对一”服务,上门为老同志测量血压,送医送药,介绍医疗保健常识等40余次。4月份,特邀永济市营养保健协会副会长贾军平做《生活中七大健康误区》健康科普讲座。8月份我们与诚惠大药房沟通,设置健康专线,由药房定点购置药品、专人送药上门,帮助老同志及其家属解决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包联服务团队“送健康”上门服务60余人次.今年11月,离休干部李风森因脑梗住院,提出想住单间静养,包联干部郭芹得知后及时汇报,局长钟士慷与市医院院长亲自联系,得到圆满落实,老人和家属十分感激;四是精神关怀,倾注真情暖“人心”。坚持做到生日、住院、去世、信访咨询及重大节日“五必访”,坚持为铝电社区离休干部过“集体政治生日”,今年以来,看望住院离休干部10人次,为8名离休干部解决赡养纠纷,为7名离休干部家属协调解决抚恤金纠纷,为3名不能自理离休干部办理护理费提高手续等;五是“四季守护”,用心用情献“爱心”。制定《开展“四季守护”精准服务提质行动的通知》,优化“春声·夏韵·秋色·冬暖”,在春节慰问的基础上,结合端午节,为老同志送去江米、大枣、绿豆、白糖等解暑品,结合重阳节,为离休干部送去家庭健康服务包、麻花等慰问品,梳理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20余件。如市社离休干部雷青湖提出党费缴纳数额异议问题,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红民和党委办主任赵丹等同志及时联系所在支部,当场予以解决,刘纪文提出的医疗费报销问题,及时和市医保中心联系协调解决,确保党的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三、提升银发赋能,强化正能量释放 随着年龄身体等因素影响,离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越来越困难,根据这一实际,我们结合个性化、特殊化特点,立足弘扬老同志的“闪光点”。如卫体局91岁高龄离休干部、老党员王化民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发挥专长,精心研制治疗哮喘顽疾的秘方“三伏贴”,疗效显著,离休30多年,治疗当地和周边县市哮喘病患者达三千余人次,只收取成本费用,对一些贫困群众给予免费,今年王老先生自愿把多年积累的良方心血成果,无私传承给党组织,传承给社会,让其发扬光大,8月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钟士慷等深入王老家中,为他敬赠“精研良方 无私奉献”牌匾,同时在市电视台进行宣传,90岁的市人民医院离休干部陈南,先后在杏南等社区为群众开展医疗保健知识讲座5次,受益上千人次,市委老干部局为其联系协调,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提升“三化”模式,强化遗属管理 做好离休干部遗属服务管理,是后离休干部时期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积极推进离休干部遗属服务管理“三化”模式,为去世离休干部解除后顾之忧。一是组织领导全局化。成立离休干部遗属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制定完善《离休干部遗属台账》《离休干部遗属基本信息登记表》《离休干部遗属年检制度》《离休干部遗属补助审批流程》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离休干部遗属全局化服务管理模式,全方位掌握88名离休干部遗属家庭状况、生活情况、身体健康、兴趣爱好、意向需求等信息;二是日常服务精准化。坚持每年春节市委老干部局和离休干部所在单位都要对遗属进行普遍走访慰问,日常特殊情况及时登门。今年我们建立起全市离休干部遗属工作群,每季度进行一次“老来”或视频认证,极大方便遗属年检。对特殊困难遗属开展救助帮扶,动态化完善遗属档案信息库,确保日常管理精准化;三是监督管理亲情化。今年以来先后协调解决了沈藻、贾明、丁创成、阎廷芝等遗属有关家庭赡养、生活安置、后事料理等问题,每年都与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及时联系,对遗属婚姻状况实时进行监督跟踪。6月份,针对市委巡查发现的离休遗属刘和平领取补助不合理问题,及时立行立改。 离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离休干部,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老同志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是老干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将积极创新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内涵,充分发挥老干部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推进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