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昭通市委老干部局紧紧围绕“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将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与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有机融合,通过落实全员结对、建好“一人一策”、关注特殊困难、夯实工作基础、整合多方资源等举措,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水平。 落实全员结对,确保联系全覆盖 坚持把服务保障好离休干部作为重要职责,通过干部联、共同管,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联系精准。一是干部“联”。及时印发《市委老干部局干部职工结对联系服务离休干部厅级退休干部方案》,建立“双线结对”联系制度,按照“N+1”的模式,市委老干局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工作人员与离退休干部结对子,确保全市110名离休干部均有2名在职干部结对联系服务,且每月与离退休干部至少一次联系问候,每季度一次送学上门,每年开展遍访一次,做到平时有人问、节日有人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二是共同“管”。建立离休干部精准服务工作联动机制,整合离休干部原单位、居住社区、离休干部家庭等多方力量,通过召开部门协调会、组织志愿服务等形式,对离休干部给予重点关注,切实提升精准服务工作成效。今年以来,召开协调会20余场,为离休干部提供卫生清洁、上门理发、代为采购等服务10余场80余人次。 建好“一人一策”,确保信息无遗漏 坚持把摸清家底、掌握实情作为精准服务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建立一套台账、建好一个手册、制定一个方案,实现退休干部动态管理、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做到信息精准。及时印发《昭通市离退休干部工作精准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做好昭通市离休干部精准化服务“一人一策”工作的通知》,通过采取查阅档案、上门看望、电话了解等形式全方位采集信息,分级建立建初干部、厅级退休干部、离休干部遗属、特困帮扶4类对象的个人信息台账,建立离休干部“一人一册”服务手册,做到居住地址、联系方式、身体状况、家庭构成、服务需求“五必准”,并针对离休干部需求,建立个性化服务方案,实行动态更新和销号管理,切实提高离休干部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截止目前,110名离休干部实现“一人一策”建档立卡,并根据离休干部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300余条。 关注特殊困难,确保诉求全掌握 困难诉求能否及时有效解决,是老干部评价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始终把解决离退休干部的困难诉求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通过集中走访、日常收集、实地调研等形式,全面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困难诉求,做到诉求精准。一是开展集中走访。通过开展“重温荣光·传承信念”走访慰问、大走访大调研等遍访活动,认真听取老同志的心声和意见,摸清老干部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注重日常收集。针对走访服务中了解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管理台账,形成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严格实行“建立台账、挂牌销号、定期督促”的督办机制,实行“一事一议”,解决离休干部“急难愁盼”难题。2023年,全市共帮助解决长期完全不能自理的护理费资料审批、学习资料订阅等困难和问题50余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三是坚持实地调研。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干部工作责任制,针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反映的普遍问题,组建6个调研小组,分赴市直60余家部门及11县市区看资料、听情况、作指导,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了解情况,汇总收集23个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限时进行整改。 夯实工作基础,确保服务无死角 坚持以离休干部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优化服务方式,通过“规范化”管理、“亲情化”关怀、“菜单式”服务等举措,为老同志提供个性化亲情化、有品质有温度的服务保障,做到服务精准。一是“规范化”管理。围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聚焦政策盲区、服务短板及老同志的急难愁盼,市级层面先后出台了精准服务、荣誉退休、走访慰问、困难帮扶、规范有关工作等政策性文件10余个,就“五必访”组织关爱、“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特困帮扶”等进行规范,使市直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文件印发以来,全市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实现步调一致、实用高效,走访慰问、健康体检、适应性培训班等各项工作实现常态化推动,深受离退休干部好评。二是“亲情化”关怀。结合老干部的兴趣和需求,每月推送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党史学习教育等方面的信息,不定期发布“温馨提示”信息,让离退休干部及时掌握最新工作动态和生活资讯。截至目前,公众号推出162期772条,推送老干部工作大家谈、学习党的二十大、制度建立40周年、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等专题信息;短信推送各类信息1600余条。三是“菜单式”服务。探索引进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积极协调养老院、家政服务机构、社区食堂等社会资源,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为离退休干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送餐送副食上门,让老干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服务。同时,充分发挥银耀乌蒙志愿服务协会作用,通过以老助老方式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提供不同形式的上门便民服务。今年以来,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健康理疗、护理服务以及家政服务等定制化服务240余人次,组织开展“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为300余名离退休干部送温暖。 整合多方资源,确保问题能解决 认真梳理离休干部在看病就医、日常照料、紧急救助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积极整合部门资源,逐项加以解决,做到措施精准。一是着力解决就医难问题。主动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对接,定期开展“集中义诊+入户巡诊”活动,针对老同志用药、购药存在的实际问题,开辟药品代买代购“绿色通道”,坚持送药上门,帮助老同志解决日常用药问题,切实解决老干部们出行不易、看病不便的实际困难,不断提升离休干部医疗服务便捷化、优质化水平。截至目前,共签约离休干部70余人,每季度开展1次上门巡诊进行健康护理,惠及离退休干部150人次。二是着力解决协调难问题。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与多部门联合印发《昭通市离退休干部工作精准化服务实施方案》《昭通市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有关具体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对市直离退休干部日常管理、走访慰问、健康体检等进行规范,使市直离退休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聚焦离退休干部养老、保障等切身利益问题,与卫健、人社、医保等多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每年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全市离退休干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合力解决离退休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和工作各项经费的落实。今年以来,各项提高生活待遇标准等待遇政策迅速落实、不打折扣。三是着力解决保障难问题。突出抓实“3+N”学习活动阵地集群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需求。在全市建成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室)142个,可同时满足12000多名老同志参加活动;建成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91所,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420个,切实解决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问题;成立昭通市离退休干部综合服务中心正常运转,为市直离退休干部提供咨询、活动等多元化服务,深受离退休干部欢迎。同时以适老化改造为契机,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居住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进一步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