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在技术建功、助力共富和匠心传承上展现新作为!”近日,由浙江省海宁市总工会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办的“潮银工匠”党建项目正式发布,团队由全国劳模、浙江工匠、高级工程师等退休工匠代表组成,服务范围涵盖助力小微企业技改、关心青年职工成长、开展便民技术服务等方面。 近年来,海宁市结合党政所需和“银雁”所能,以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单位,从高龄老人健康护理、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照管、老旧小区公共设施养护等“小切口”入手,深入推进“书记党建领办项目”工作,培育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案例。 “银龄帮邻”——守望家门口的幸福夕阳“虹” 长安镇虹桥社区老年人口比例高达47%,是名符其实的海宁“最长寿社区”。随着老龄化加剧,辖区内空巢、独居、患病等高龄特殊群体面临着因基层医疗资源短缺而造成的健康管理难题。“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我们充分发挥作为退休医护人员的专业特长,结对社区党委发起服务高龄老人的‘银龄帮邻’项目。”据市中心医院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丁祖玲介绍,该项目从每月为重点人群监测空腹血糖这件“关键小事”入手,逐渐升级为包括健康宣教、急救培训、便民义诊、精神慰藉等多项内容的“组合包”,结对高龄老人29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次,为300余人次提供上门服务,在家门口为“老宝贝”们织就了一张暖心关爱网。 “乐活童心”——给孩子多一份“祖辈的爱” 制作“迎亚运”手记、开展趣味运动会、举行爱心义卖……在市财政局“亚运精神——薪火相传”乐活童心夏令营里,来自系统内职工家庭和结对村社区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欢乐充实的暑假。“我们希望通过‘乐活童心’的运作载体,为解决暑期‘孩子欢乐放飞、职工家庭劳心劳力’的社会问题贡献一点力量。”市财政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邓石明表示。该项目专门打造了配有主题绘画墙、童书借阅区等设施的活动空间,成立由老党员和年轻干部组成的“财政银青”志愿队伍。在办好夏令营的同时,深化“银青结对”成长导师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经验智慧“传帮带”,实现“老青少”三代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累计服务青少年400余人次,并纳入海宁市“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暨暑期“春泥计划”活动。 “蚂蚁森林”——让老小区焕发新生机 地处老城区的海洲街道成园社区由于缺乏绿化养护,长期存在草坪老化、泥土裸露的现象,一些区块甚至退化成了黄土坡。从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入手,社区“银立方”党支部主动领办“蚂蚁森林”项目,通过实地走访绘制“复绿网格图”,发起“认领一棵树”行动补种各类树木100多株;承担起社区“邻享芬芳”共富花园的日常养护,联合社区、物业共同开展“清理小菜园”行动,并定期开展垃圾分类、规范停车、绿色低碳等公益宣传。“在老党员带头引领下,大家都增强了‘把小区当成自己家去爱护’的意识,我们有信心把‘蚂蚁森林’的美丽风景线一直保持下去。”社区“银立方”党支部书记姚毛东自豪地说。 “市民路长”——把文明种子遍撒大街小巷 作为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许村镇许村社区从整治集镇区块乱停车、占道经营、越门经营等不文明现象入手,积极发挥老同志群体熟悉基层情况、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主场优势”,依托社区“银立方”党支部重点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退休教师等人员构成的“市民路长”队伍。“我们明确‘一路一长’,划分了12条路段作为包干责任区,每月至少两次参与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社区“银立方”党支部书记夏燕玲介绍。通过“巡查-反馈-协调-处置-回头看”五步工作法,“市民路长”在辖区内掀起了一股对不文明现象“找茬挑错”的热潮,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余次,有效解决沿街线缆落地、道路窨井破损等各类问题4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