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昭通市委老干部局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进“百家”解“千问”,通过电话了解、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市直一百余家部门和11个县(市、区)以及部分离退休干部家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根据调研走访情况,聚焦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分别从学习教育、生活关爱、作用发挥等方面精准施策,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个性化、亲情化、精准化服务,打造昭通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新引擎。 聚焦学习教育施策,强化政治引领。一是常态“深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会、专题会等载体,围绕各时期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教育重点,组织老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全国、省、市等重要会议精神,系统学习各级重要政策、重要文件,引导老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主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今年以来,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3场次,集中学习4场次,交流学习政策文件精神3次,市老年大学启动老同志、老年学员上好开学第一课和课前“十分钟”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二是暖心“送学”。昭通市委老干部局根据离退休干部实际,采取“点单+送学”的方式,每季度开展“送理论学习上门”,向老同志赠阅自主编辑的学习资料。三是线上“云学”。依托“学习强国”“金色云岭”APP,“昭通老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和老干部微信群等载体,通过不定期推送“红色书包”、开展微信群晒学习笔记、晒感言体会、晒诗词书画作品、录制理论学习音视频等方式,有计划地引导老干部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平台开展线上“云学”,将传统“面对面”学转变为“屏对屏”学,营造线上及时学、思想及时跟的良好氛围。2023年推送学习(活动)资料10次,组织老干部线上收听收看全网上专题报告会6场、健康知识专题讲座2场,收集交流分享体会感言、诗词书画摄影作品等30余条(篇/幅)。四是多样“讲学”。各地各部门深挖细掘本地资源,以讲促学让昭通老干部学习教育活起来、动起来。威信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组建老红军志愿服务队和老干部红色故事宣讲团,常态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讲扎西会议故事,宣传威信红色文化和革命先烈事迹。老红军志愿服务队还主动为全国各地前来接受红色教育和参观红色景点的团队、单位及个人提供讲解志愿服务。永善县七旬退休干部汤云贵长期以身作则、不辞辛劳,积极带领“五老”宣讲团成员发挥自身优势,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和身边的好人好事及时宣传到群众中去,受到老同志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聚焦生活关爱施策,强化精准精细。一是生活照料细心。针对独居、行动不便且一日三餐家政服务方面需要他人协助照料的离退休干部,积极协调养老院、家政服务机构、社区食堂等社会资源,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为离退休干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送餐送副食上门。二是适老化改造暖心。盐津县豆沙镇全力推进适老化改造项目,将特殊困难老同志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作为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实事,在当地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有需要的老同志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的硬件配置、细节保护等进行了调整和改造,打通服务老同志“最后一米”堵点,从细节处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绥江县成立”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探索抱团取暖、守望相助的养老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适老化改造,破解农村养老难题。三是精神慰藉舒心。永善县红光社区文艺团的10多名老同志组成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社区残疾老人、独居老人家中,为他们打扫卫生、摆放物品、清洗被套、整理衣物,与他们拉家常,话家事,给予心理上的慰籍。 聚焦作用发挥施策,强化组织功能。紧扣市委“六大战略”深入实施和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通过建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伍,在助力产业发展、城市基层治理、创文创卫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正能量。一是发挥政治优势,感召群众。昭通市组建12支老干部宣讲队伍开展“五进”活动,宣讲党的二十大,讲述扎西会议、乌蒙回旋战、罗炳辉将军革命故事,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是发挥经验优势,服务群众。梳理分类建立“乌蒙银发人才智库”,组织老专家深入村(社区)开展特色养殖、种植技能培训。昭通王声荣、汤云贵、马敏轩、陈俊荣等一批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及团队分别先后被中央、省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省级最美银发志愿者”等。三是发挥威望优势,取信群众。在全市建成7个离退休干部助力基层治理示范点,老干部化身网格员、联络员、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参与重点工程建设、矛盾纠纷调解、老旧小区改造等,助推化解舆论风险,全面展示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政治本色。2023年,昭通两个志愿服务团队和6名个人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