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第一次尝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采取大豆三行玉米两行间种,多亏了‘云岭银发’专家,经常到田间指导,手把手教我们施肥、除草和管理,现在每亩地能收600多公斤玉米、70多公斤大豆,不仅玉米没减产,还多收了一季豆,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看着田里的丰收景象,云南省牟定县蟠猫乡蟠猫村委会村民果翠兰喜上眉梢。 眼下,正值大豆、玉米成熟期,走进牟定县蟠猫乡蟠猫村委会的县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样板地块里,一排排玉米秆上挂着饱满的果穗,中间种植的大豆长着一串串圆鼓鼓的豆荚,丰收在望。原本有着“争地”关系的大豆和玉米能和谐“相处”,与省委老干部局选派的“云岭银发”专家的倾力帮扶密不可分。 2022年5月,“云岭银发”助力牟定县乡村振兴工作启动,云南省委老干部局从云南省农科院等部门选派了14名“云岭银发”专家到牟定开展帮扶,王建军、李向东作为玉米领域专家进驻牟定,在农业农村局挂牌成立了“云岭银发”玉米产业专家工作站,开展定点帮扶。 “牟定素有‘腐乳之乡‘的美誉,大豆作为牟定腐乳的重要原材料,对腐乳品质起到关键作用。玉米作为高产作物,是农户增收的重要选择之一。如何兼顾大豆和玉米种植,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一直是制约牟定县大豆和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的困难问题。”老专家们来到牟定后,第一件事就是与农业部门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得知牟定县正在计划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工作,老专家们便随即深入蟠猫乡、江坡镇等地开展调研,充分了解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情况,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试验方案》,确定种植模式、品种等内容。方案确定后,老专家们与10名县级农技专家分3个组,采用玉米大豆2:2,2:3,2:4三种模式,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品种等进行田间实验。通过田间调查和测产对比得出2:3模式(带宽2.2米,种植2行玉米、3行大豆)为牟定县最佳种植模式,筛选出适合种植推广的大豆品种3个、玉米品种3个。 “可以采取分段除草的方式,各用各的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时要在喷雾器喷头上加防风罩,防止药物飘逸对大豆、玉米造成伤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化学除草的安全性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老专家的帮助指导下,找到了安全有效的除草方式。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专家们及时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编发工作简报的方式,进行预警提醒。 从选配品种、播种、杂草防除,到收获测产,“云岭银发”专家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充分发挥优势,当好政策“宣讲员”,技术“指导员”,问题“预警员”,助力牟定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一地双收”。在“云岭银发”专家的倾情助力下,牟定县总结出“套种模式+优良品种+规范栽培+科学田管”的种植模式,老专家们发挥技术优势,编制了《楚雄州大豆一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为大规模推广夯实技术基础。2022年牟定县2.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玉米产量约16312.5吨,产值4893.75万元,增加大豆产量1255吨,产值878.5万元。2023年,牟定县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省级样板1片328亩,县级样板1片500亩,乡(镇)级样板13片3500亩,村级样板150片7500亩,带动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8万亩。 金秋九月,又到了收获的季节。9月27日,李向东专家早早来到了牟定县共和镇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省级示范样板的地头,与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楚雄州农科院、牟定县农业农村局一起进行测产验收,经测产:大豆产量亩产平均单产77.9千克,2.8万亩产量2181.2吨,按平均单价6.5元每千克计,产值1417.8万元;玉米平均单产655.2千克,按平均单价3元计,产量18345.6吨,产值5503.7万元,达到了“1+1>2”的预期效果,真正实现了玉米产量不减、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