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在最好的时代,过最想过的生活

2014-5-21 10:2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568| 评论: 0|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本文源自于一份好奇。那是初闻86岁的赵洪太教授的一件轶事后,我便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无限遐想与向往。说是轶事不过一句话而已,是说赵洪太把家里的花园改造成了客厅,把阳台设计成了书斋,把仓库布置成了花房。就这一 ...

本文源自于一份好奇。那是初闻86岁的赵洪太教授的一件轶事后,我便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无限遐想与向往。说是轶事不过一句话而已,是说赵洪太把家里的花园改造成了客厅,把阳台设计成了书斋,把仓库布置成了花房。就这一句话描述的场景顿时让闻者的眼睛都放了光。我想能如此布置家的一位老人,该是多么地爱生活、会生活、敢生活!待到赵教授家拜访之后,他生活的智慧、惬意与洒脱更成了挥之不去的美好印象。

               在最好的时代,过最想过的生活

                   “东莱瘦翁”和他的“阳光斋”

赵洪太退休前是山东大学俄语系的教授,19294月生人,如今虚岁86岁了。赵洪太祖籍莱州,自称“东莱瘦翁”——山东莱州的瘦老头儿。“阳光斋”是他的书房,十多年前由阳台改造而成。说到令外人眼睛放光的家居改造,其实在赵洪太眼里只是“不贪大,不求洋”的随意而为。

赵洪太住在单位宿舍的一楼,老式住宅楼一楼房后都有一个小院子。十多年前的一日,赵洪太看到有邻居在修阳台,开始动了改造院子的心思。等邻居家里的活儿完工了,他把工人叫到家里,他的“花园变客厅、阳台变书斋”的构想便付诸实施了。没有图纸,只按照心里的想法,赵洪太引导着工人施工,二十多天便完成了改造。

经过改造,原本大部分时间闲置,只在花季充当花园的院子变成了一室一厅一书房;原本堆放杂物的小仓库,加上玻璃顶,室内放入大桌一张,花草多盆便成了花房,居此室即可弄花亦可挥毫;拓宽的阳台,加上玻璃顶便是赵洪太最中意的书房了。空间虽然不大,却足以安放一桌一椅,图书若干,最重要的是只要有太阳升起,小屋便会充满阳光。所以赵洪太为小书房取名为“阳光斋”。并为其赋诗一首:安居阳光斋,挥毫书草篆。歌诗赋清闲,往事付云烟。游船大明湖,攀月千佛山。健康享太平,乐在山水间。 

                            在最好的时代

房子本来是老房,格局空间的美感与便捷有限,但是经过改造,遂了心意,赵洪太身居其间怡然自得,再也不愿意搬家了。近些年,单位新建了三批新房,只需出十来万加上老房子便能换一套价值百万的新房。单位人多次劝赵洪太换房,但都被他坚定地拒绝了。因为房子值多少钱并不能直接与生活的幸福感挂钩。在赵洪太看来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最好的时代,过日子有退休金、看病有医保、儿女不用操心,生活无忧,所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为投资,值多少钱又有什么关系。

赵洪太认为最好的时代应该为个人提供这两个条件:有钱,不一定多够用就行;有闲,能随心所欲支配就好。而现在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最好的时代。

赵洪太年轻的时候,学习俄语与毕业后留校教授俄语都属于国家任务,那个年代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党的一块砖”。以任务带学科的时代,赵洪太们没有选择自己喜爱学科的空间,但是他们都精神饱满地实践着“国家让干什么干什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对赵洪太而言,除了学科教学与研究,其他很多任务学校都爱找他,所以工作时候的他很忙。学校秋收割麦子他一马当先;挖井时,他一请假就得停工;修水道得他来规划;外语学院排戏,从道具、布景到化妆还是他一手操办。山东大学的几次搬家,代表学校去批煤、批电线还得靠他。甚至山东大学筹建威海分校都让他出任筹建小组长,负责牵头。只是,无论工作时多忙,一旦退下来,闲自然就有了。至于钱,想当初买一台电视机1000元钱要攒好几个月的工资,而现在买台3000元的电视机一个月工资就够了。赵洪太说,在钱的问题上,不能贪比,若只看到个别人很富有就不平衡,那是比盲人摸象还要片面的心理。在生活中要看大多数人的状况,想想国家“以人为本”“大发展”的理念。“应该说我们现在是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社会稳定,没有战乱、没有政治运动。1957年毛主席提出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当年没有实现,但是如今我们正享受着,心情舒畅!”

                          过最想过的生活

既然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那就坚决不负韶光,自然要过最想过的生活。70年代时,赵洪太为自己规划的退休生活是当一个木匠。那时候他看见锯条就买,回家自己做了大小规格不同的锯子十多把;刨韧和木头也是他的心头好,大大小小的刨子他也做了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他的木匠工具比专业木匠的都多。赵洪太用这些工具做过小板凳、小工具箱、柜子、沙发以及一些根雕。但是,真到退休时,他最爱好的事已经不是木匠活儿了,而变成了看书写字。

赵洪太家里最多的有两样东西:其中之一便是书。他家里一共12个书柜,装满了各种书籍。赵洪太和老伴儿都是俄语教授,但是家里的俄语书籍只是少数,大部分是赵洪太喜爱的古文字类图书和老伴儿爱看的考古类图书。因为早已不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时代,俄语领域不需要退休的赵洪太和老伴儿继续做奉献了,他们便从心所欲选择了自己喜爱的科目。

赵洪太家里另外一样很多的东西,是各种形态、材质的玩偶,属于他86岁的老伴儿。书桌上、柜子里、床边上,目之所及都有她的玩偶。86岁老人的房间,简直比少女的闺房都更生动有趣。这些玩偶是她近十多年的收获,有些是小孙子玩剩下不要了的,有朋友送的,也有自己买的。赵洪太说老伴儿无论国内国外,走到哪看见了喜欢的玩偶都会买。这些玩偶就是她晚年生活的一大笔财富,无关金钱、无需慎藏,不经意的一次瞥见都会令人心情舒畅。

其实,最想过的生活最简单。赵洪太说有人喜欢买衣服,穿得漂亮就高兴。而他就喜欢买书,“坐拥书城,其乐无穷”;他老伴儿就是喜欢各种小玩偶,有玩偶相伴的生活就觉得开心。有书有玩偶的生活就是他们最想过的生活。对于咱们“家”人而言也是一样,既然最想过的生活这么简单又美好,那就不要辜负了这个最好的时代吧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