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求解破难题、以优解促提升,靶向聚焦学用阵地建设、流动党员管理、党建品牌培育等重点工作,着力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做优学用载体,“连点成片”打造活动专场。始终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破解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难题的主攻方向,不断满足新形势下老同志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是打造“开放+共享”融合体系。整合基层党建和文化活动资源,形成单独设置、融合嵌入、辐射带动等三种建设模式,以“九有”标准加快“30分钟学习教育圈”建设。“金夕·红堡”政治生活馆、“金夕·邻+”主题广场等吸引100余家单位超6000人次“打卡”学习。二是打造“教育+引领”银龄学堂。实体化运行老干部党校,联合开放大学成立银雁学院,联动区级老年大学、镇街老年学校、村居银龄学习点,启动“学习新思想 银雁心向党”专题读书班,“银雁学院”联建项目、“一镇一品”特色微课等“老”字号教育品牌效应初显。三是打造“党建+服务”示范载体。积极构建“一站一室一团”党建服务体系,“红色教育联盟”“老农人志愿服务站”“徐锡斌银潮工作室”等吸纳老干部志愿者3000余名,助力“童声里的中国”海外推广交流、全省老年人体育节、“银龄引领·童心向党”开学第一课研学活动等一大批活动开展。 二、创优管理方式,“双向共促”服务流动党员。创设以“提级管理、区域联动、双城同创”为特点的“金夕暖云”党组织,让流动党员“留而有家、流而有为”。一是提级管理,变“隐身”为“显身”。发挥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组织纽带”“轴心牵引”作用,形成“1+N”排查教育机制,推广党员陪跑、志愿帮办3类14项“清单式”服务。二是区域联动,变“流动”为“互动”。加强与上海、苏州等地合作共建,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学习指导员+流动党员”教育模式,“金夕名嘴说”“党课万里行”“暖云·指尖课堂”等项目已累计开展活动11次。三是双城同创,变“他乡”为“故乡”。以“亲帮亲、邻帮邻——银发生辉我先行”为活动载体,鼓励在外老同志就近就便发挥余热,居住在杭州的退休干部施士明致力于文化传承,多次举办红色剪纸作品展,2幅书画作品收录在杭州博物馆。 三、培优示范标杆,“全域突破”赋能品牌提升。通过“项目化牵引”“板块化培育”,以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引领保障品牌创建全域突破。一是抓“两头”激活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实施政治铸魂、提质赋能等“十大工程”,推动基层老干部党组织与“两新”组织、村居结对,加强示范党支部培训行动,创成市级“六好”示范党支部8家、培育区级典型20家。二是育“头雁”促提升。实施银发雁阵行动,通过举办老干部工作示范培训班、调优配强老干部党组织书记、组织“四敢担当·金夕有为——大家说”活动等,实现品牌创建高位推动、精准指导、有效落实。三是抓“全域”强特色。以“银发生辉·银龄引领”行动为契机,在立德树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全领域发挥老同志正能量。五接镇“银辉映滨江”拓展品牌内涵,以“党建红”映照“夕阳红”,联合“生态绿”“应急蓝”精耕细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区法院成立“朱大姐调解工作室”,6个月调解168件纠纷,让群众真切感受“银发耀天平”的暖心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