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更好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济宁汶上县坚持“四个突出”,以“汶水上•夕阳红”特色品牌为引领,围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联、品牌共育”探索创新,推动社区离退休干部“本色家园”建设走深走实。 一、突出组织覆盖,建强社区堡垒。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体系,将组织建设延伸到社区,组建26个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实行“荣退+报到”模式,根据社区需要、个人意愿,按照“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原则,在保持现有隶属关系不变、原单位继续服务的基础上,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建立结对共建、双联双促两项制度,实行不同行业、单位、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之间开展结对共建,完善政治理论联学、党建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优势资源联享的“四联”工作机制,引导全县100余个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进行结对共建,已开展共过组织生活、共过主题党日、共听精品党课、共谈入党初心等“共过”活动30余场次,构建了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融合共享,建设红色家园。秉持“开放、融合、共享”理念,充分挖掘基层党组织阵地资源,将现有的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党性教育基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丰富阵地资源整合,建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共享活动基地14处。打造“本色家园”特色示范点,建成“汶上县离退休干部党员初心加油站”,设置“红色精神站”“银龄榜样展”“24h有声图书馆”等6大功能区,为全县57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2800余名党员就近就便开展学习活动、重温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提供阵地保障。依托共享阵地,加强红色教育,深入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红色宣讲、专题党课、收听收看网上专题报告会等活动70余场次,引领离退休干部党员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三、突出品质优化,提升服务能力。聚焦打造社区离退休干部“颐寿家园”,串联“单位+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线,完善“1+15+N”离退休干部服务体系,构建“一站式离退休干部服务点”“15分钟共享活动圈”,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开展文艺汇演、普法宣传、共沐书香、书画展览等多种服务活动50余场次。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建设,打造“学雷锋教育展馆”“老同志家门口大学”15所,已为20余万人次讲解雷锋故事、党史故事。打通社区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组建助老志愿服务队,推行志愿服务“积分超市”,持续进行“送医上门”健康巡诊工作,做好医疗保健跟踪服务。定期邀请离退休干部为社会发展、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增强老同志的社区归属感,更好满足老干部多元化养老需求,进一步提升老干部满意度。 四、突出作用发挥,凝聚银龄力量。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强化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积极打造县、镇街、社区三级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平台,依托离退休干部社区共享阵地,成立老干部、老党员工作室9处,老干部志愿服务队7支,引导全县5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司法调解、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余热。致力于服务社区的老党员赵爱国、退休教师高文忠、退休干部赵红海,带领排演了《身边的榜样王国福》等一批红色文艺宣传作品,开展“千场宣讲进基层·学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讲活动30余场次,受众近两万余人,宣讲事迹被《光明日报》点赞报道。老干部工作室带头人张茂路、孟昭海典型事迹被央视新闻客户端、齐鲁壹点等媒体报道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