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甘肃敦煌市积极发挥老干部余热,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鼓励老干部成为敦煌文化、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群众文化生活的参与者,推动老干部工作与群众性文体活动融合发展。 政治引领,打造党建红色引擎。敦煌市始终坚持把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作为老干部工作首要任务,以创建“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为抓手,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强支部,扎实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创新学习方式,采取定期集中宣讲,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网上推送,送学上门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20多场次,强化老干部理论学习,凝聚政治热情,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加强指导监督。强化党建工作保障,扎实开展好“六好”离退休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抓实党内组织生活,指导部门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在做好规定动作基础上,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内容多样的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推进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思想基础和政治建设更加坚实、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更加突出。三是激发党建活力。组织已成立的16个单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开展“凝聚银发力量·同庆党的生日”主题党日活动,以文艺联欢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近300名老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有效调动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党内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注重融合,打造银色服务品牌。敦煌市持续强化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搭建多种平台,创新打造“银耀敦煌·晚霞生辉”银色服务品牌,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自身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传播好声音,服务奉献社会。一是凝聚银发力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按照老干部的特长、爱好和身体情况,发挥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人才聚集的资源优势,邀请爱好文艺、活动积极性高的50多名“五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内关爱、志愿服务、扶贫济困、文艺演出等党性实践活动20多次。二是发挥银发智慧。组织引导有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农林牧等专长的30多名老干部、老党员,开展技术咨询、科技服务和人才培训活动,为推进敦煌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三是点亮银发光芒。结合各部门行业特点,对接社会性公益组织,组织老干部、老党员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发挥引领作用,培育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会发展等,受到辖区内老同志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20多场次,为群众赠送书画作品300多副,春节前夕,还开展义务写春联、送福字活动,受益群众达500多人,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作用、践行公益、传递正能量搭建了新平台。 精准服务,构建橙色情感纽带。敦煌市始终突出真情关怀,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管理工作,让老干部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组织关怀的温度和温暖,进一步提升老干部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一是精准谋划,服务上用心。熟练掌握服务对象的情况是谋划好老干部工作的前提,在整理全市近1600多名离退休干部信息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全方位深入了解敦煌市老干部现状、老干部需求及存在问题,认真梳理、分类归档老干部家庭、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党组织关系、各项政策落实、活动载体等,精准建立离退休干部服务数据库,实行“台帐式”动态管理,完善服务管理方式,按照他们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高度关注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开展“四送(送学习、送医疗、送保健、送关爱)到家门”活动,对离休干部、长期患病、空巢独居的老同志,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采取一户一策,制定和完善帮扶机制,定期上门走访积极协调解决医药费报销、护理费落实等。今年共开展上门送学送关怀26次200多人次,走访老干部60多人次。二是精准施策,感情上用心。不断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载体,满足“双高期”老同志的各种需求。联合医疗系统,在老干部服务中心成立了健康小屋,配备了血压仪、血糖仪等常用医疗设施,开展医疗护理服务,上半年,开展医保政策讲座及保健知识讲座2场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干部测血糖、血压200多人次;联系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为老干部免费体检1次,为居住在干休所老同志开展上门送医活动2次,累计受益300多人次,受到老同志好评。三是精准落实,责任上用心。部机关高度重视活动阵地建设,投资5万多元,对暖气管道进行改造维修,为老干部冬季供暖提供保障。服务中心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邀请消防救援大队专业人员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及应急疏散演练,并按照消防安全要求安装应急灯、粘贴消防安全指引标识,对地下1楼所有电线加装套管等;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活动对象进行跟踪服务,帮助老同志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协调引导、统筹联系、后勤服务等工作,不断提升老干部幸福指数。 贴心服务,打造绿色共享平台。不断加强管理,健全完善阵地使用、规范教学活动等方面制度,加大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办学力度,在沙洲镇8个社区持续办好老年大学分校和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不断拓展老干部学习活动空间,不间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同志能够就近参加学习活动。一是优化服务管理,保障有力。服务中心不断优化管理办法,坚持集中与分散结合,室内与室外结合,日常活动与节庆活动结合,组织活动与发挥作用结合,不断优化服务中心运行方式,除重大节日外,持续开放老年大学阵地、老干部健身室、乒乓球室、书画室、棋牌室等功能室,积极探索以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基点,通过老干部服务中心、老年大学主阵地,开展唱歌跳舞、下棋弹琴、书画交流等日常娱乐活动和参与实践演出活动,让“文化养老”在无限夕阳中续新,增进了老同志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了老同志的幸福指数。二是创新服务理念,寓教于乐。制定老年大学各班活动计划,合理安排9个教学班活动时间,更新各班级负责人及学员信息库,积极开展融政治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文体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老同志学习有组织、活动有阵地、奉献有平台,日均活动人数200多人次,服务中心(老年大学)成了老干部,老同志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第一窗口”。三是注重活动共融,激发活力。围绕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期盼积极打造文化养老新理念,依托活动阵地,根据老同志的心理特点和爱好,以兴趣活动为主导,建立书画、乒乓球,棋牌、歌舞等兴趣小组,联合旗袍协会、太极拳协会、老年书法协会等社团组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健身娱乐活动,今年以来,联合社区、乡镇、工会、妇联、以及各社团结合节庆开展200人左右大型文体活动20多场次,持续发挥老干部服务中心和老年大学平台优势,更好满足广大离退休干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同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面推进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 文化养老,筑梦金色梦想舞台。组织开展系列老干部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生动展现敦煌市老同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传递健康、自信、阳光的生活态度,将老干部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老年学员眼中求知的乐园、精神养老的家园、大器晚成的学园,让老同志们在文化养老中情暖金秋。一是健全服务管理体系。敦煌市大力推动老年大学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发挥文化养老主阵地作用,探索建立“阵地主导、活动带动、协会支撑、党建促进”的“四位一体”文化养老新模式,树立“与时俱进、以学为乐、陶冶情操、康乐有为”办学理念,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引领促进作用,厚植红色文化底蕴,不断满足老同志日益增长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打造文化养老品牌。通过提增办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创新志愿服务、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办好老年教育,让老年人的“金色年华”更有“知”味。结合敦煌文化特色,办好文化品牌,编排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走秀《中华情·敦煌梦》《礼仪之邦》,敦煌曲子戏《敦煌美名天下传》以及30多个群众性文化节目,阶段性在敦煌各镇、社会福利院、风情城和社区广场巡回演出,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为老同志打造了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进一步培育文明新风、维护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搭建金色梦想舞台。老年大学组织文化演出团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敦煌市举办的庆祝“三八”妇女节文艺汇演及“杏花节”“桃花节”“梨花节”“龙舟赛”开幕式等迎庆活动以及举办庆“七一”“八一”与退伍军人共联欢等文艺汇演共计20多场次,走秀班结合敦煌文化创作的汉服走秀节目,多次应邀参加省外及省内临近县市的演出活动。书画班学员多次开展书法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进军营、进警营等20多次,赠送书画作品500多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