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针对离退休党员分散居住、异地流动日益增多的情况,创新设置以“提级管理、区域联动、双向共促”为主要特点的“金夕暖云”流动党组织,让流动党员“留而有家、流而有为”。 提级管理,变“隐身”为“显身”。发挥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组织纽带”和“轴心牵引”作用,统筹联动人社、财政、公安、教育和镇街等形成“1+N”运行机制,多渠道推动“组织提级管理、教育提级开展、保障提级实施”。以“全排查、全纳管、全闭环”为导向,线上利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实现跨区域信息互通、线下推行“一问二访三核对”的排查模式,每季度定期汇总形成区级层面的动态信息库。将流动党组织纳入“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视年终考评结果给予党支部5000至10000元的经费补助,不断强化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向心力。 区域联动,变“流动”为“互动”。根据区内离退休老同志主要流向,依托“江岛四季”农文旅联盟、“一联四促”党建共同体等“毗邻党建”载体,与上海、苏州等地广泛开展合作共建。探索推行项目化管理机制,由联盟体系协商确定一批教育管理合作项目,以清单形式列入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金夕名嘴说”“党课万里行”“暖云·指尖课堂”等项目已累计开展活动11次,覆盖近千人次。选聘流入地老干部工作部门相关人员担任党建联络员,协调推动当地党群服务中心、老干部学用阵地等开放共享,落实落细3大类关爱帮扶举措。 双向共促,变“他乡”为“故乡”。积极引导老同志开展“亲帮亲、邻帮邻——银发生辉我先行”活动,结合老乡需求和个人阅历,用“乡音俚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引领在外群众感党恩、跟党走。鼓励离退休党员就近就便加入当地志愿服务队伍,引导他们在开展红色教育、助力基层治理中发挥余热。居住在杭州的退休干部施士明致力于文化传承,多次举办红色剪纸作品展,2幅书画作品收录在杭州博物馆。川姜镇退休干部洪禹武协助普陀区真如街道卫生城市创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00多场次,服务时长500余小时,受当地干部群众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