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汶上县有这样一支扎根本乡本土、永不散场的老年志愿服务队,他们生活在社区、乡村,生活在群众身边,他们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责任感强、懂政策、会技术、熟悉社情民意、既能“说”又会“做”,这支队伍就是汶上县“五老”“乡土讲师团”,他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非常受大家欢迎,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名嘴”“百姓讲师”。 传播“好声音”,“老同志”走上宣讲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注重从社区、乡村、从群众身边发现银发宣讲人才。“五老”“乡土讲师团”的成员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及老文艺骨干等组成,成立于2019年,目前这支队伍已超过100余人,涉及汶上县15个乡镇(街道),其中县级金牌讲师、银牌讲师、优秀讲师、中都文化宣传大使共15名。他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田间地头等为阵地,采用专题式、讲座式、小品、三句半、快板、戏曲等宣讲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最鲜活、最生动、最亲切、最真实的故事,讲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党的光辉历史、英模人物事迹、党的创新理论、移风易俗等,自“五老”“乡土讲师团”成立以来,共宣讲5.7万余场,累计受众110余万人次。 线上“云宣讲”,打造网上宣讲矩阵。通过组织“五老”“乡土讲师团”宣讲员录制红色宣讲视频、音频,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广播村村响”等载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作用,根据走访调研收集到的群众需要,确定宣讲主题,开通“点餐式”宣讲“直通车”,通过“百姓点单--宣讲员接单--学员评单”的服务模式,线上开展老干部张茂路主讲的“听,雷锋的故事”、傅瑞民主讲的《汶上党史故事》等系列“云宣讲”200余场次,累计点击观看3万余人次。并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强国通”群组等渠道广泛传播,推动了红色学习传递到户、传播到人,让党员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满足学习教育的需要。 线下“广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五老”“乡土讲师团”,通过专题式、菜单式、互动式宣讲,深入街道、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宣讲教育活动。目前已开展线下红色宣讲3000余场次,受众约13万人次。创新开展以老干部孟昭海“红马扎+小网格”宣讲,组织“五老”“乡土讲师团”成员采取“就近就便、联户连心”的方式,深入社区居民家中送“讲”上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惠民政策;以退休教师高文忠为代表的“红马甲+志愿服务”宣讲,深入农村老党员、农户家中送“教”上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移风易俗政策,深受村民欢迎;以老党员赵洪海为代表的“红戏袍+小广场”宣讲,深入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送“戏”上门,自编排的《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红动齐鲁祭英烈》《新婆媳情》等,演出近300余场次。 现如今汶上县“五老”“乡土讲师团”已成为广大社区和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切实打通了宣传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有力推进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