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省、市老干部工作“创优提质”年,青岛崂山区委老干部局按照“突破提升年”和“基层基础突破年”有关要求,着重从政治引领、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精准服务、老年教育等方面入手,持续转作风、强能力、促发展,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创优提质。 一、弘扬优良传统,举办全区荣休仪式。联合区委组织部紧扣“三个最”,精心策划、隆重举办全区退休市管、区管干部荣休仪式。一是以最高标准确保实现“双满意”。举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全力以赴做好会务组织、纪念片制作、文字材料、宣传报道、综合保障等各项工作,通过细化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筹备工作做精细、做到位,实现“双满意”,即:规范干部荣退流程、做精做实做细干部荣退工作,体现区委、区政府对干部的关心关怀,让区委、区政府满意;通过荣退仪式,全面提升崂山老干部工作水平,提升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水平,让离退休干部满意。二是以最实作风确保每项工作落地见效。把服务保障全区干部荣休仪式作为锤炼、检验、考察干部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反复修改完善工作计划,做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争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详细周到,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盯,落细落实、落小落地。在制作荣休干部纪念片的工作中,全面了解每位荣休干部工作历程,深入挖掘拍摄题材,反复研究细节特点,确保荣休纪念片更温情、更暖心。三是以最佳效果确保各项工作明显提升。把举办好全区干部荣休仪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难得的机遇,以高标准举办全区荣休仪式为契机,全面提升全区老干部工作水平和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水平,做到从硬件到软件,时时处处让人感受到崂山老干部工作的精益求精,崂山老干部工作者的蓬勃朝气。 二、创新组织形式,筑牢银发战斗堡垒。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探索推行“同地、同业、同趣,汇聚正能量”党建模式,指导街道社区成立20个“银龄先锋”功能型党组织,并配备“银龄”工作室作为离退休干部组织学习、发挥作用的平台。二是构筑阵地体系。打造以省级“本色家园”党建融合共享阵地为“总枢纽”,7个区、街级阵地为核心,N个社区党建站点为支点的“1+7+N”三级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体系。新创建2个老党员工作室、20个“银龄”工作室,推进1个区市级、3个街社级阵地加入全市“7112”阵地体系,组成服务联盟。三是挖掘“银龄”力量。充分依托基层党建阵地,组织开展“送学进社区”公益课堂、“行走的党课”、法律知识讲座、“微心愿”认领、送医上门等活动,切实增强组织力凝聚力。 三、强化组织引导,贡献银龄先锋力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结合点,搭建有效平台,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余热、施展才能。一是用好服务平台。发挥“老专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作用,围绕政策宣传、协调政府部门业务办理,助推3家高新企业落户崂山,通过减免房租、稳岗扩岗、引进人才等方式助推企业发展,引进“泰山学者”人才1名。二是擦亮服务品牌。加大培训力度,召开区关工委工作暨业务培训会、“五老”工作推进会。组建宣讲队伍,实施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到中小学开展宣讲18场,受众7223人次。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活动,联合爱心企业组织开展迎“六一”慰问、“协”手同行 护航成长——崂山区困境儿童关爱行动、2023手牵手暑期崂山立志营等活动,有关经验做法在《青岛日报》刊发推广,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宏钧对崂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三是助力基层治理。召开老干部协会工作会议,调整成员及协会职能职责,探索通过“党建+志愿服务”“老年大学+志愿服务”等方式,定期开展走访慰问、送学上门、聊天话家常、调解矛盾纠纷等“银龄先锋”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 四、加强服务保障,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秉承“用心用情、敬爱致恭”的服务理念,积极健全服务机制,严格落实服务制度,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不断增强老同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一是落实“六必访”走访慰问制度。做到元旦春节、老人节期间集中走访慰问“面对面,户户到”。疫情期间通过邮寄方式为老同志送上疫情所需的药包、血氧仪等物资,切实保障老干部的身体健康。上半年共走访慰问74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近9万元。二是强化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采取精准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方式量身定制服务项目,通过与区志愿服务协会合作,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为每名离休干部明确专兼职的志愿服务管理人员,量身定制助医、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急、常陪7大类10余项个性化亲情化居家养老服务。三是编印完成《崂山区离休干部服务手册》。服务手册分为家庭医生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项目、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团队等五部分内容,在居家养老、精准服务等方面为全区离休干部提供全面的服务指引,为他们安享老年品质生活提供帮助。四是搭建多彩平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组织老干部参观和美乡村建设,切身感受崂山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新成果,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举办全区离退休干部线上健步行比赛,推动老年人强身健体,提高幸福指数;开设老干部书法班和手机摄影培训班,满足老同志文化养老需求。 五、深化“双+”办学模式,提升文化养老多元化服务。坚持探索办校新模式,通过与社会各界合作办学、共建共管,深化实施“本部+分校+教学点”的“双+”办学模式,不断完善“三级”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体系优势,延伸老年教育的办学空间和维度。一是丰富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区老年大学本部及分校、教学点新增课程至26门,新增黄帝内经、小儿推拿等课程。区老年大学青岛大学分校正式开课,招收学员160名,优化补充温哥华社区分校、曲家庄分校、军休所教学点等师资力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二是打造“互联网+老年教育”创新机制。在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及60个农村远程教育教学点,持续推广应用“云课堂”等途径,普及优质课程,满足线下广大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搭建活动平台,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举办《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中医药与失眠》《〈道德经〉与心理养生》等健康知识讲座,增强老年人健康素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深入开展“廉润家风”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征文、绘画、书法等比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50余名;组织合唱团参加“奋进新征程”市离退休干部文艺演出、退休干部乒乓球比赛,更好营造文化养老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