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以“引进人才+激励机制+志愿活动”为统揽,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开展常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进离退休干部在助力基层治理中发挥新作用、实现新作为。 一、建立银发人才“蓄水池”,为志愿服务添动力 开展“荣退”报到。印发《全面推行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的通知》,提前收集临退休干部的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通过集中座谈、个人谈话等方式积极引导他们退休后到社区报到,加入“银耀筠州”志愿服务队伍。抓好“头雁”人才。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方式,组织各单位全面摸排离退休干部基本情况,推荐党性意识强、身体健康、乐于奉献、具有专业特长的离退休干部,进入银发人才库。实施“分类”管理。按照党建、教育、法律、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农林技术等专业领域进行分类,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引进银发人才,壮大队伍力量。目前人才库已吸纳老党员89人、各类银发人才148人。 二、用好正向激励“兴奋剂”,为志愿服务激活力 搭建作用发挥平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打造集离退休干部党建、文化养老、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阵地,设立老干部之家、老党员工作室、“有事来协商”工作平台、邻里谈心谈话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多项工作平台。建立积分奖励机制。依托“信用银行”,以积分“赋能”,实行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奖励制度,创新线上积分、线下兑换模式,建立积分荣誉榜,每年定期召开表彰大会,为积分排名前10的离退休干部颁发荣誉证书、给予奖励。着力正向宣传引导。邀请融媒体中心对表彰大会进行报道,对积分荣誉榜排名前10的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切实彰显榜样力量,突出典型引领作用。实施积分奖励机制以来,参与志愿服务离退休干部300余人次,兑换家电维修、钟点工等家政服务52次。 三、唱响余热生辉“合奏曲”,为志愿服务增效力 志愿服务+党性教育。发挥“五老”宣讲团作用,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六进”活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利用烈士陵园、县党史馆等基地开展主题宣讲,累计宣讲211次,参与2000余人次。志愿服务+纠纷调解。依托“有事来协商”、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平台,统筹政法、公安、司法、卫健等部门退休干部力量,组建纠纷调解委员会,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受理案件256件,成功率达94.5%。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组织有农业科技、农业经营、种植养殖等领域经验的老专家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新技术推广等进行授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开展“送技术”进茶园活动12次,面对面为茶农解疑答惑、传经送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