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注重从课堂教学、考评办法、和服务管理等多举措提高学员出勤率,不断提升学员满意度。2022学年下学期,班级平均出勤率由上学期78.7%提升到87.3%,学员满意度达到97.8%。 教学方式“差异化”。一是优化教学计划。针对老年教学课时较短、学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着眼提高教师授课规范性、趣味性。实行教学计划“双审核制”,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内容规范性审核,组织班委参与教师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审核(每月月底各教学班班委对教师教学内容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办公室汇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体现出每节课程的差异性,避免千课一面,保证课程完整性。二是引导课堂互动。把握老年人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中注重知识灌输的同时增强与学员的互动,通过讲解示范、讨论交流、答疑解惑以及增加课堂活动、夸奖鼓励等方式增加吸引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更好点燃学员的学习激情。三是展示学员风采。通过期末展演、班级第二课堂、班级联谊、校内文化志愿服务等文化活动,为学员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充分展示学习成果,调动学员积极性,并在微信公众号展播学员风采,树立对老年大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增加仪式感。学校为每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让他们实现梦寐以求的大学梦,乐享校园仪式感。 强化评价“见真章”。加强考核管理,实行教师和学员“教与学”双向评价制度。一是开展授课效果评价。学期末组织以网络填写学员满意度测评表,根据测评结果动态调整师资力量;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学基本功问诊把脉,组织教学成果汇报演出,检验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学员学习成效;将出勤率纳入教师考核,规定学员到课率达80%以上,在评选优秀教师上可获奖励分值。二是严格课堂管理。班委督促学员先考勤后上课,认真执行点名和请销假制度。严格执行“学年考勤低于80%的,新学年不得报名”规定。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完善《安宁市老年大学优秀学员考评制度》,明确优秀学员评定方式方法,形成优秀学员“考评档案”,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学年为单位,凡是出勤率达到95%的,可以获得优秀学员称号,从而刺激学员提高课程参与度,激励学员遵守课堂秩序、严守学校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面提升“软服务”。一是时间上服务“心贴心”。坚持以老年人为本,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考虑到老同志年纪大、精力有限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时间不宜过长,每个专业班级每周一次课(半天2个课时)。同时为保证学员既能按时上课,又不耽误照顾孙辈,将上课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调整为与中小学的时间基本同步,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不安排上课,深得学员认可和好评,确保学员招得来、留得住。二是管理上“上下联动”。修订和完善了《老年大学规章制度汇编》,扎实推进班委管理制度,积极发挥班委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实行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是沟通上师生“手把手”。拓宽师生交流渠道,以“教师群”“班委群”“班级群”为主要交流平台,线上随时为学员解答疑问,线下强化师生交流沟通,消除学习障碍。在课后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和课后反馈,让学员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通过贴心服务,让学员们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年教育的温暖,进一步拉进师生距离,降低学员缺课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