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创建“银领先锋”凝心聚力品牌、“银筑堡垒”党建融合品牌、“银耀驼乡”志愿服务品牌、“银享桑榆”服务保障品牌、“银颐乐为”文体特色品牌“五银”工作品牌,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拓展品牌外延,引领广大老同志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银发”正能量。 一是持续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培树“银领先锋”凝心聚力品牌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老同志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工作始终。通过举办情况通报会、政策解读会、宣讲报告会和送学上门等方式,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对全盟离退休党员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共组织举办观看党的二十大召开直播实况、网上专题报告会、宣讲报告会等45场次,受众8300人次。各级各地以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涉老协会等阵地为依托,打造“红色阵地”。采取主题班会、集中培训、支部学习、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老同志的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银耀阿拉善”平台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进学习宣传全覆盖。把思政课列为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的必修课,开设“红色课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传播“红色声音”,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共40余场,宣讲受众达2000人次。 二是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助推“银筑堡垒”党建融合品牌 切实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力和组织力,完善盟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工作规则》《联席会议制度》等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到地缘型、业缘型、趣缘型党组织参加学习活动,形成了“支部+社区”“支部+协会”“支部+班级”等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模式。初步构建盟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引领,老干部局、原单位、街道社区各尽其责,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1+3+N”党建工作新格局。在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的同时,把学习贯彻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学、理论中心组重点学、支部党小组系统学等方式,组织老干部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意见》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建成了以“五银”品牌为核心的综合型、开放型、共享型一体的“阿拉善盟离退休干部党员政治生活中心”“阿拉善盟离退休干部党员驿站”,为全盟各级各类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以及文化养老享老、科技成果体验等搭建了平台和载体。 三是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优势作用,创响“银耀驼乡”志愿服务品牌 深化“党建+正能量”工作,大力引导广大老干部树立积极老龄化理念,做到党员身份、能力建设、作用发挥“三个不退休”,构筑形成了独特的“1+4+N”工作模式,打造“银耀驼乡”志愿服务品牌。打造1个品牌是针对离退休干部居住分散、难于组织的特点,以各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社团组织)为核心,坚持自觉自愿、自我管理、量力而行、发挥专长的原则,精心培育打造“银耀驼乡”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积极为离退休干部继续发光发热搭建平台。构建4级体系是构筑自上而下的“盟、旗、街道、老年社会组织”4级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体系。紧扣盟委行署中心工作和重要节点,盟、旗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围绕“为老年人办实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部门单位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广泛组织科技、法律、医务等方面的老专家开展“老专家送温暖”活动;各街道(社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结合助力提高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建设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更绿色城市等方面开展邻里互帮互助、社区环境整治、义务监督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各老年社会组织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围绕“老干部牵手下一代”“老同志传扬好传统”等主题,开展“老少心连心”、助力“双减”、政策理论宣讲、文艺文化进基层等活动。打造N支队伍是成立28支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伍,注册离退休干部志愿者500余人,先后涌现出盟老年大学“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盟老干部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盟关工委“五老”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有效助力全盟基层治理。开发“银耀驼乡”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微信小程序,将推动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积分兑换、互助式养老融合发展。 四是精准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夯实“银享桑榆”服务保障品牌 注重关心关怀,带着感情走访慰问老同志,每逢重大节日、特殊节点、领导调整,盟委、行署主要同志都亲自带队走访看望老同志,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各地各部门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情况通报和座谈交流活动,及时将最新政策和工作思路传达到每位老同志。坚持老同志重大节日必访、生病必访、有困难必访、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等必访制度,把走访慰问与送温暖、办实事结合起来,尽心尽力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让老同志从心底里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实行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落实好各项政策待遇,按要求对全盟离休干部生活补贴进行了调整,确保了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疗费实报实销。持续加大对高龄、独居、大病离退休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印发了《离退休干部特困帮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近年来,全盟共帮扶离退休干部34人,发放帮扶资金29.5万元。制定了《干部荣誉退休制度》,通过规范退休谈话、举办荣退仪式等方式,使老同志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五是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突出“银颐乐为”文体特色品牌 持续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全盟离退休干部中广泛组织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专题调研,全盟各级离退休干部畅谈发展成就、积极建言献策。持续加大对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投入力度,盟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2058平方米,每年承办各类文体比赛、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等活动50余场次。盟老年大学现开设24个专业63个教学班,报名注册学员2500多名,同时在巴彦浩特西花园、满都拉、紫苑华亭、安达、乌日斯5个社区开设了盟老干部活动中心社区分站和盟老年大学社区分校,从城市区划上覆盖了整个巴彦浩特,满足了近1200多名社区老同志活动需求。各旗均成立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充分依托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实现区位互补、设施互补、活动共享,为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提供便利条件。组织开展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文艺展演、“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展、诗歌朗诵比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通过主题鲜明的活动,影响带动了更多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表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