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强化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实施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区域化管理机制,通过“双向奔赴”将流动党员组织起来,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跟进、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现实问题,努力打造引领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一、聚焦贯彻落实,开拓流动老党员双向共管新路径 坚持动态化管理,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链”。将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发布《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单位,把流动党员信息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统计,采取“上门询”“电话问”“邻里访”等方式进行全面排查,形成动态管理台账。坚持系统化思维,推动教育管理“一体化”。研究出台《通州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办法》,将离退休干部党员系统划分成银辉型、流动型、关爱型党员,流动老党员实施“流动五不忘”工作法,统一寄发流动党员积分管理手册,按照党性分析、日常表现和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对流动党员实行量化评价。坚持多元化服务,实施暖心关爱“到心头”。发挥老干部工作者、原单位党(团)员志愿者等作用,多形式创办“红色帮办”团,确保“遇到困难组织帮,政策咨询不打烊”。及时邮寄政治生日“红色能量包”,开展“金夕先锋”榜样评选,让老同志始终感觉“有家可依,有组织可靠”。 二、聚焦创新引领,探索流动老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坚持试点先行。谋划出台《通州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区域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区域联动、提级管理、链接资源、强化保障等12条举措,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建立“金夕暖云”流动党组织,选优配强流动党支部书记,制定支部责任清单和党员义务清单,把“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落到实处。坚持创新驱动。按照成熟一个成立一个的原则,组建流动党员党小组,以“党支部+党小组+学习指导员+流动党员”的形式,推动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五联共建”工作。坚持提级管理。通过提级管理,依托离退休干部工委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发布老干部活动学习情况,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宣传流动党员先进典型,从而实现原单位、老干部党组织和离退休干部工委多元化的服务管理格局。 三、聚焦问题导向,满足流动老党员对美好生活新期盼 因地制宜开展学习教育。建立“单位连线、属地共建”的双重学习方式,“线上+线下”创新打造“金夕暖云”流动学堂,定期组织送学送教活动,强化老同志政治思想引领。推行“返乡补课教育”。整合资源建立“银雁”驿站,举办银雁返乡主题党日活动,提前提供红色研学、红色影视、红色精神、红色心愿等主题党日活动菜单,让服务更有“温度”。因人而异推动全程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全程管理机制,依托学习指导员加强对流动党员参加当地支部学习活动情况考评,各老干部党支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挂钩结对,打造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双向互动模式。因时而动引领银发生辉。引导有党建、教育、文化、医疗等专长的老同志,在社区政策宣讲、基层治理、矛盾调处等方面献智出力。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当好家乡形象宣传员、招商引资联络员,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召开流动党员专题观摩会、座谈会、志愿活动,引导流动老党员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授经验、献良策,让流动党员“归巢”身暖心更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