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主动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先学、先研、先做、先查,为主题教育高起点谋划部署、高标准学思践悟、高质量推进落实预热升温。 “第一议题”常态化,让学习教育“先热”起来。以“一图读懂”形式每月定期下发“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指导227个基层“夕阳红”党支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延伸组织开展好各类专题学习,筑牢开展主题教育的理论基础。以精读深学、上门送学、主题研学等多种形式,引导老同志系统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原著原文原理,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四个认同”。持续发挥区级“金夕名嘴”宣讲团示范作用,面上联动371名“‘五老’乡贤”广泛开展“板凳宣讲”“庭院讲堂”等特色宣讲活动,以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形式,把党的“好声音”送进“千家万户”。 挂钩联系制度化,让调查研究“先跑”起来。科学制定双报到双服务“1+N”挂钩联系方案,明确局领导每人挂钩联系3个镇(街)和若干个区级机关,重点围绕党的建设、作用发挥、服务保障等做好挂钩联系。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小切口”形成学用阵地体系、社会化养老服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等重点调研项目,引导各地各部门多角度拓宽调研渠道、探讨问题解决方法。坚持“双月研判、集体会商”机制,定期汇总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及成果转化清单,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检视整改和专项整治打牢基础。 载体活动实效化,让实践为要“先干”起来。发挥老同志三个优势,组织开展“银发生辉·银龄引领”系列活动,构建由“老党员工作室”“江海银发先锋驿站”“社团协会党组织”组成的“一室一站一团”阵地载体,推动惠民服务有形有效。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培育新人等方面,组织银发人才团成员深入企业、镇村、学校参与建言献策、党建指导、传授经验等工作,助力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以“晾晒比”活动为抓手,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扶贫济困等,精心策划实施老干部文明实践创新项目,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进一步树立通州老干部“金夕有为”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