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县委老干部局积极探索“三好模式”,切实将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凝聚起来,助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办好“学习课堂+主题教育”,凝心铸魂固根基。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主阵地,定期开设思政理论、党史教育、调查研究等“六个课堂”;成立“送学上门”服务小组,为行动不便的老同志送上学习资料;引导使用“离退休干部工作”“天府晚霞”“三江金秋”等平台收看专题报告,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见行见效。广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微党课”“微实践”“微体验”等形式,组织专题培训、知识竞赛、歌咏会等30余场,参观革命旧址、红色基地20余次,确保离退休党员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二是建好“战斗堡垒+共享阵地”,组织示范强保障。按照“四就近”原则与“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工作机制,全覆盖设置离退休干部党组织69个,其中在蓉、在宜临时党组织5个,异地建“家”增强老同志归属感。明确1名在职干部兼任党建专干,全面做好联系服务和党建指导。同时,升级完善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挂牌分区建设阅览写作、音乐舞蹈等8个共享功能区,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读书分享会等活动20余场。依托“智慧珙州·数字红云”平台,打造“云上党支部”,将老党员地理分布、年龄结构等基本信息汇总形成“智慧党建地图”,推动党建资源“一键查询”、活动情况“实时掌握”。创新开设“有事找组织”专栏,方便离退休干部线上报送困难诉求。截至目前,已收集办理老同志诉求50余条。 三是用好“银发人才+积分管理”,桑榆生辉增实效。精准摸排、全面收集全县老同志群体信息,将170余名离退休干部纳入“银发人才库”;按照党建法律、教育卫生、农林科技等6个领域,对库内人才进行分类建档管理;结合荣誉退休机制,在开展退休交接、谈心谈话时,动员新退休人员入库。同时,根据身体状况、个人意愿等,采取动态灵活的入库出库机制,确保人才库常效运转。探索实施珙县银发人才积分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时间银行”等激励措施,对积极参与政策宣讲、纠纷调解、基层治理等10类志愿服务的银发人才给予积分兑换奖励。今年以来,银发人才共开展文明劝导80余次,调解邻里纠纷30余起,提出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等方面意见建议5类37条,共计43名老同志在“人才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图书杂志等礼品50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