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海陵区紧紧围绕“1+2”组织模式“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抓制度促规范、抓保障促发展、抓活动促融合、抓载体促提升,着力焊接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不全的“断点”、消弭功能型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力的“盲区”,贯通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支部成长“全链条”,打造银发党建高质量发展“新阵地”。 在抓好系统设计上发力,筑牢“大组织”体系。以形成“银发党建的整体效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严密组织体系,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组织全覆盖: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分类组建”的思路,分批次建立“地缘”型支部7个、“业缘”型支部4个、“趣缘”型支部6个,应建尽建、全面覆盖。制度全落实:制定“常委会研究+联席会议事”,“标准对齐+示范先行”和“日常指导+定期调研+年底考评+随时跟踪”等工作机制,建立“凤城河边·金枫向党”微信群和“银雁领航”学堂,形成高效畅通的工作体系。责任全贯穿:完善区“统”、原单位“管”、镇街“接”、支部“拢”的责任体系,以任务清单和考核指标厘清各级党组织抓功能型党支部建设的职责边界,实现重点工作一体坚持、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在健全保障投入上助力,强化“大发展”基础。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优势,重点确保三项保障。一是确保有“人”干事。联合组织部、主管部门、镇街组建“夕阳红”党建指导员队伍,协助落实日常工作、传达意见建议、挖掘自身特色,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梯队共建体系。二是确保有“钱”办事。参照建制性党支部标准强化经费保障,从涉老组织活动资金、社区为民党建服务资金中列支。争取财政支持,设立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建专项资金,做好“兜底”保障。三是确保有“地”议事。立足全区红色教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社区党建睦邻点等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设“金枫驿站”共享阵地,按照“六好”要求完善学习设施,增强阵地活力。 在优化活动形式上聚力,构建“大联动”格局。结合功能型党支部特点和老干部党员需求,撬动各类资源,不断丰富组织生活方式、提升活动质效。一是“沉浸式”参与。开展“丹心书画党的二十大 同心共筑中国梦”书画巡展等活动,把现场从会议室搬到社区、学校、企业,打造“开放式”课堂。二是“融合式”推动。将组织生活与“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实践活动深入融合,开展“红海聚力学精神 金枫生辉谱新篇”主题活动、“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银发先锋在行动”主题党日,融合交流研讨、健康义诊、非遗传承等丰富内容,形成一批以学促用、学用结合的先进典型案例。三是“联合式”共享。以“示范支部+普通支部”“建制支部+非建制支部”等不同方式,开展“银领联盟”建设,建立“三联三强”工作法加强纵向指导、横向沟通,着力推动全区功能型党支部协同发展。如兴业社区党支部以“兴合力”联盟形成“幸福三角圈”,以共享资源带动支部加速发展、带动居民美好生活。 在强化作用发挥上蓄力,开创“大提升”新局。依托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建立“银发生辉”多元化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和立体化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陵新实践赋能添彩。一是找准着力点凝聚队伍。依托全区“银领智库”建设,组建党建型、文化型、技术型智库队伍,组织夏泗、李林、吴玉绿等各类人才在专业领域持续发挥作用。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建设,推广“党支部+志愿团队”“党支部+工作室”模式,打造“李爱华阳光初心工作室”“袁伯鸿工作室”,把老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起来。二是找准结合点搭建平台。实施“红海聚力·金枫生辉”专项行动,设立“金枫网格员”“金枫环保员”“金枫宣讲员”“金枫调解员”四类岗位,开展红色宣讲、教育传承、网格治理等志愿服务,有效将银发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三是找准发力点激活动力。选树先进典型,树立模范标杆,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推介表彰等活动,激发老党员发挥新动能。海棠武术俱乐部党支部书记唐怀扣获全省“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离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起到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