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及市委具体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破解离退休党建工作组织差异化、资源分散化、队伍老弱化、活动单一化等现状,做实支部、阵地、团队、服务四个融合,有效实现联合联动、互帮互学、共建共享的离退休干部党建新格局。 支部协作融合共建。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合协作互助共建制度,联合成立党工委、组建协作组、夯实党支部,合力筑牢离退休干部党建堡垒群。区委高位推动,健全党工委统筹抓总、88个党委(党组)主责推动的协作共建专班,将全区105个离退休党支部划分为党群、政法、经济、农业、卫生、教育、建设、镇街等8个协作组,遴选思想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帮带效果好的党支部书记担任协作组长。深化联建、联训、联帮、联办、联享、联评“六联”机制,按照“一季一主题、一季一活动”模式,由“轮值书记”组织协作支部开展“六好”党支部示范创建交流观摩,搭建支部及党员间横向交流平台,让离退休党支部“独角戏”变离退休党组织“齐声唱”。 阵地平台融合统筹。统筹整合各类涉老阵地资源,融合建成“中心+基地+平台”涉老阵地服务体系。坚持“融合共享”建立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整合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区委老干局、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自管委员会和区关工委“五合一”集中办公,融合打造集党群工作、保障服务、文化养生、健康休闲、先锋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离退休干部温馨家园2105平方米。运用“1+N”模式,抓好“中心校区+特色教学点”老年大学学习教育基地建管用,围绕1个中心校区,整合闲置国有资产近1000平方米推动学校扩容提质,依托社区阵地增设金佛山茶艺、诗书画、舞韵、光影等N个特色教学点,培育具有辨识度、接地气的“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会同西城街道、关工委、妇联、团委等9家单位打造社区“五老”工作室党群联盟,吸纳辖区“五老”同志35人组建骨干队伍,成立了舞蹈、书法、乒乓球、党员先锋队等8支志愿服务分队。 银发先锋融合助力。持续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谋划推进“金佛山银发先锋”工程,联合老干部、老模范、老政协、老城建、老医务、老支书、老公安、老科技、老教师、老文艺等600余名老同志组建“渝南事·银发先锋服务团”,汇聚银发先锋力量。老干部项目顾问团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银耀新南川”园区行、乡村行等系列调研12场次,实地考察南川区中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和水江长青、山语涧、乐村兴茂康养项目,对项目建设经营理念和发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18条。持续开展助力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基层治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党建引领·银发助力”行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区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党总支30余名退休民警助力基层治理,协助辖区派出所夜间巡逻。老科技、老医务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扶贫、支医支教等活动,举办义诊义教讲座和产业科技培训50余场次,培训和现场咨询服务上万人。 暖心服务融合共享。建立离退休工委牵头、各级党委(党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动的“三级联动走访”机制,深化区委书记带头、党委(党组)班子成员结对、区委老干部局重点帮扶“三级服务”体系。离退休工委对80名重点服务管理的老领导逐户上门走访,51个党委(党组)对68个离退休党支部指导慰问,党支部对3000余名离退休党员干部开展慰问。将离退休干部划分至社区网格,组建一支由社区党员干部、医生、老干部工作者组成的“暖心网格员”队伍,发放爱心服务联系卡,提供送学到家、家政保洁、上门体检、紧急救助、心理疏导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到家服务。推进“智慧助老”信息化建设,举办信息化终端使用技能培训,在微信公众号“南川老干温馨e家”上开设理论学习、健康养生、反诈宣传、银发风采等专栏,助力老同志共享数字改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