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男,1963年4月生,1985年5月参加工作,2023年4月退休,从事调解工作二十余年,先后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记三等功二次。退休后,他没有闲下来,依托“周波调解工作室”,以“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目标,以“周到周全周密为民,用心用情用爱调解”为宗旨,始终坚守一心为民的初心和使命,继续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展现最美夕阳红。 他是拉近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架起一座桥,竖起一面旗。作为一名老干部党员,周波主动当好党群连心桥,厚植为民情怀,用心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事。2023年6月12日晚,周波调解工作室内气氛紧张,由河南、菏泽、潍城等4名农民工组成的讨薪信访案件正在激烈讨论中,由于建筑工程被多方转包,案件异常复杂,千头万绪。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充分了解事实的情况下,经过10余小时的调解,最终4名农民工于当晚九点三十分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周波个人先行垫付3万余元,最终妥善化解这起跨省越级信访案件。在场网格员说:“干调解员不容易,不仅搭上晚上的时间,还得垫上钱……”工人们感激地说:“没有周主任的协调,我们血汗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要回来!”周波的体会是,“只要把群众当家人,群众的诉求当家事,就一定有解”。 他是化解疑难纠纷的“解忧药” 调解如治病,需中西医结合,“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周波工作室被群众誉为纠纷的“小诊所”、矛盾的“终点站”。2021年5月份王先生转租了某小区5号网点经营会所,时间不久,王先生到会所后发现顶棚上方漏水了,屋里地面有积水并浸泡损坏许多财物,王先生迅速联系了物业,找到漏水点。因牵扯维修费用等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后来在业务主管部门的努力下才把漏水点维修完好。接下来王先生以财物受损及停止营业为由,通过网络、热线、上访等方式向小区物业主张权利,社区干部及网格员也穷尽力量多次协商未果。2022年2月,社区干部邀请周波出面调解。紧接着周波运用其总结的一看、二听、三问、四记、五说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对当事人、小区物业办、社区网格员、小区业主等知情人员询问调查,固定证据,并组织社区干部、物业办、法律顾问、网格法庭法官等专家多次召开分析研判会进行把脉会诊,确定化解方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不仅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还能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周波这么认为。退休后,他第一时间加入“五老”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宣讲进学校、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5月3日,周波走进高密市立新中学,结合近年来办理的各类未成年人犯罪以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案件,从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上网指导、交通安全、学校惩戒制度等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师生讲解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案例+理论”的授课方式阐述法治精神,切实增强青少年的权利义务意识和守法用法的意识。截至目前,已开展普法宣讲18场次,受益青少年、群众2000余人次。 去年至今周波共化解各类积案老案百余件,形成56本50多万字的调解笔记。每当大家问他为啥不在家种种花、看看书,享受一下退休生活时,他总是笑着说道:“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我热爱的人民调解事业不能退休,我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会退休,退休再上岗虽然忙碌了一点,但想着每天都能为群众办点实事,便觉得很快乐、很充实!”周波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退休干部的担当和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