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关工委积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党的领导,鲜明政治属性;坚持组织建设,强化固本强基;坚持品牌打造,突出工作职能,紧扣“调研学”“深入思”“科学干”三个主题,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把任务明确,以组织力为支撑,以引领力为牵引,以凝聚力为核心,以服务力为推动,探究解惑做好新时代关工委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源泉”与“答案”,不断激活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一池春水”。 突出基地教育的思想性。聚焦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好基地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和环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好基地园区文化,把政治理论、理想信念、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机地纳入基地的各项实践教育活动中,开展好两史教育、三爱教育、国防教育等活动。 突出基地教育的特色性。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要求,凸显基地办学的“共建型”运作和“开放式”课程特点,办好红色主题教育、劳动实践、法治教育、家风家教、生态环保等特色活动,使基地教育真正成为青少年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体验生活、锻炼毅力的第二课堂。 突出基地教育的科学性。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与基地资源优势,科学合理设置基地教育活动和课程。积极协调学校、教体、科技等有关部门,通过参观考察、专家讲座、影像图文资料等形式,对学生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实践、科学体验活动。 突出基地教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菜单式”设计拓宽实践课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强化实践活动硬软件提档升级。注重乡村振兴实践教育,让学生热爱农村、了解农业、亲近农民。 突出基地运营的公益性。积极争取“政企校社研”大力支持,集聚整合多方资源优势,推进公益性项目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运营,坚持按运营成本合理确定项目收费标准。 据悉,宜宾市现已创建省级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8个,市级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3个,区县级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3个,投入建设资金达21.86亿元,教育基地占地面积10794亩,建筑面积484万平方米,教学(活动)用房面积9.3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