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聚焦基层老干部党建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三大行动”,不断强基础固基本、补短提质,积极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离退休干部战斗堡垒,让老同志们在“家门口”的党旗下聚起来、动起来。 一、实施固本培元行动,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回家” 持续强抓基层党组织规范性建设,尤其注重“1+2”组织模式和功能型党组织的推进,让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找到“家门口”的党组织。全覆盖管理。在社区层面,建立62个建制性老干部党组织,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原则,补充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共13个,吸纳周边“银龄”群体就近加入各类老干部党组织,实现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员“人人有组织、个个可参与、处处能活动”。无缝式对接。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对辖区内新进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进行动态式跟踪,每季度开展一次摸排统计,安排专人对接,详细告知组织关系转移、党费缴纳、组织生活等信息;同时,每季度召开老干部党建专题会议,阶段性部署目标任务,掌握老同志们的思想动态,强化老干部老党员与村(社区)的沟通。制度化推进。严格落实“联支强基”制度,离退休干部工委定期深入基层老干部党组织,与老同志们共过主题党日,对老干部党内生活进行细致化指导;制定下发《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工作规范》《“1+2”组织模式实施细则》,着力解决基层对“1+2”组织模式不熟、功能型党组织建设缺乏经验等问题。 二、实施要素集聚行动,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念家” 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是团结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最前沿处、最细微处,集齐人员、阵地、载体等要素,多措并举落实保障,方能搭建出让老同志们满意的“新家”。聚合力,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年度老干部工作要点,将基层老干部党建、“1+2”组织模式推进列为年度老干部工作要点,纳入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考核细则,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强队伍,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定期开展支部书记、支部联络员培训,对主题党日活动策划、信息化系统运用、“党建+作用发挥”、线上党课学习等内容进行定期培训;探索执行“1+1+N”联系制度,即支部书记联系支委,支委联系流动党员,老党员代表联系非党员退休干部,着重提升老干部、老干部工作者的党务能力。搭载体,解决“在哪干”的问题。从“共建共学共进”思路着手,将基层老干部党组织、地方非公企业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进行结对,组成党建联盟,联合开展学习参观、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通过活动轮办的形式拓宽党建活动思路;探索创建“一地一品”老党员工作室,吸纳不同领域、不同特长的“银发人才”,围绕党的建设、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等不同方面开展志愿活动,用党建力量锻造担当过硬、能力过硬的老干部老党员队伍。 三、实施银发溢彩行动,让离退休干部党员“顾家” 紧密结合党委政府所需、老同志所能,积极引导老干部老党员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在“家门口”亮党员身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亮身份。实行“吹哨报到”制度,以村(社区)为单元格,广泛发起“银龄红管家”招募活动,让老同志担任“三长”,带动辖区在职党员和青年团员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截至目前,累计731名老党员到所在村(社区)报到,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明导向。分别在城市、农村村(社区)选树典型,即:刁铺街道圩岸社区、胡庄镇胡庄社区、凤凰街道凤凰园社区、野徐镇康居社区等。开展参观交流、经验座谈,从老干部代表、村(社区)党组织、老干部工作者三方做法上进行总结宣传,确保基层老干部党内生活学有参照、做有标杆。 树特色。以“趣缘、业缘、地缘”为特色导向,引导老同志分别在文化宣讲、矛盾调处、困境帮扶等方面出计出力。老干部们携手老党员、老教师开展各类宣讲80余场次,明珠街道“俏婆婆”、野徐镇“老锁匠”工作室、寺巷街道“心融红管家”、永安洲镇“银盾”护渔队、白马镇“金秋助学”等品牌成为地方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