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和合文化理念的时代价值融入退休生活中 ——学习庆祝党的生日专题党课有感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老干部红色宣讲员、省立三院退休干部 吴哲君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召开主题为“强基铸魂启新程 凝心聚力建新功”的党员干部大会,隆重庆祝党的生日。表彰仪式后,党委书记吕涌涛同志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文化自信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全体党员讲授了一堂主旨鲜明、思想深刻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在讲课中对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的合力文化及和谐院文化进行了全面阐述,这种文化理念使全院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从员工需求和患者需求出发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达到员工幸福、患者满意。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在和合文化的浓浓氛围中,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取得了高质量发展,催人奋进,让在场的广大党员干部对医院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和期待。注重发掘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和合文化的优势,着力将和合文化融入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凝聚共识、彰显时代价值,为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也对我们广大离退休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合思想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先贤在实践中孕育的哲学。“和”的初义是和谐的意思,后来演化为调和、和平、祥和等意。“合”本义是靠拢,后来演化为结合、合作、聚合之意。和合理念是贯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如儒家思想倡导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将和合理念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提出了阴阳和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法家认为“积德而后神静,神静而后和多,和多而后计得,计得而后能御万物”。在我国古代社会,和合文化蕴含了儒、道、法、墨等各家在修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尚和”理念,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和合思想已成为贯通中华民族思想文化领域一个普遍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和合理念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作为流传千载的思想精髓,和合思想渗透着中华民族处事立身的原则与智慧,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特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和合思想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助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与繁荣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藉着丰富内涵,积累着深厚底蕴,其中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和合”思想,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借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和合文化的优势,更好地把和合文化理念融入到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中对离退休工作提供珍贵的价值原则和高超的思维方法。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加剧,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阶层表达出不同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在个体遇到重大事情时,与之相应的一些矛盾和消极意见也将凸显出来。弘扬和合思想,就是以理性、务实、辩证的态度对待这些差异和矛盾,既不回避和掩饰,也不夸大和激化,而是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特别是通过运用和合思维,抚慰人们心灵、引导人们情绪、疏导人们心理、排忧解烦,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维护团结,提高道德水准,做到人与人友善亲和、相互尊重、诚信包容。通过和合文化理念的传播,每一位退休人员无论是在原单位还是在社会上都能以一种健朗、包容、开放、博大的心态和胸怀去待人接物,建立一种温情和睦的人际关系,使整个社会呈现祥和、有致有序的风貌。和合文化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特质,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统领意义,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上不断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人文支撑,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强基铸魂启新程,凝心聚力建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