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滕州市老年大学始终坚持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办学原则,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模式,通过优化班级管理、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形式等措施,六措并举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助推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1.优化班级管理。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管理制度,每个班级评选出1名班长、2名副班长协助教师管理班级事务,及时与学校管理人员沟通交流,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和谐性和有效性,实现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对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开展讨论研究;收集整理教师、班委意见建议并逐一进行整改落实,对学校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完善课程设置。坚持从学员的需求出发,紧跟时代潮流,多类别、分层次完善课程设置,巩固传统课程,发展现代课程,突出特色课程,努力让学员们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学有所为。目前,设置音乐、摄影、形体等11个专业、13个常规教学班级,开设了智能手机、健康养生、应急救护等短期培训班,满足600余名在校学员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3.丰富教学形式。学校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将“互联网+”融入教学工作,开设线上直播课堂,满足老同志居家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在全校开展精品课程创建活动,去年以来录制了文学历史、绘画、音乐三门校级精品课程供学员们进行线上学习,学校录制的《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被评为“第九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特色微课程”。为丰富学员学习内容,将山东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和“学习强国”等平台上的精品课程推送到班级群,实现学员自主观看学习。 4.配强师资队伍。实现精准选聘,面向社会招聘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积极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协调联系,鼓励在职教师到老年大学任教,与到校任教的老师签订聘用合同,发放聘书。同时,建立教师资源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5.开拓第二课堂。构建学科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学员展示新作为、发挥正能量。在重大节庆日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 满意在滕州”“棕香墨韵”“庆七一 颂党恩”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充分展现老年教育成果和新时代老年人风采。探索开门办学新途径,发挥学员文艺优势,积极参加由省市乃至全国举办的各类文体比赛,组织学员参加山东老年大学举办的“孝亲家庭 传承文明”手写好家风征集活动,8名学员获奖。在枣庄老年大学举办的“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全市离退休干部书画作品展,12名师生获奖。在“喜迎党的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枣庄市离退休干部文艺汇演活动中,滕州市老年大学选送的《游击队之歌》《祖国万岁》等节目荣获二等奖;在“喜迎党的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滕州市直机关庆国庆文艺汇演活动中,滕州市老年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6.提升服务保障。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校园安全检查,重点对学校消防设施、视频监控设备、水电设施、教学设备状况等电力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对教室进行调整优化,安排专人对教学设备、教学器材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调试,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下一步,市老年大学将通过进一步创新教学形式、优化课程内容,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老年教育供给面等,不断满足老年人文化养老新需求,持续推进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