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永,2017年3月退休。退休后,他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关工委工作,担任潍坊临朐县关工委副主任、县“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副团长,在关心教育下一代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2022年,他被授予“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 不忘初心,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 2015年,临朐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在全县开展学习淌水崖水库建设时孕育出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神活动,并成立宣讲报告团。傅光永作为报告团中两名老干部之一,参与宣讲20余场次。同时,协助采访淌水崖水库建设者36人次,征集有关馆藏资料89份。在九山镇淌水崖水库陈列馆、褚庄村村史馆,五井镇茹家庄村史馆的建设、布展和解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78条,为展馆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现在每年约有2万余名青少年在此接受红色教育。 退休后,他先后为青少年作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辅导报告46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2万多人。每次听完他的课,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下课后也缠着傅爷爷继续听故事。五井小学的老师刘莉说:“听了傅老师的课,我们班的孩子们都不想下课。”经常有孩子跑来跟我说,“傅爷爷讲的这个地方我去过,现在风景可漂亮了,原来当初建设的时候这么艰苦啊”。傅光永的故事总是信手拈来,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就让青少年对临朐历史有了深入了解。“信手拈来”的背后,是不论做什么事,他都对自己严格要求。特别是对青少年讲课,他总是格外认真,对每一份资料、数据都认真查证,真正将历史讲活。 精心谋划,打造特色工作品牌 除了让青少年在课堂上接受红色教育,傅光永还牵头开展了红色教育进公园(广场、景区)活动。2021年5月,为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效果,县关工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印发《关于推进红色教育进公园(广场)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县范围内推进红色教育进公园(广场)工作,在公园、景区和广场安装红色题材雕塑、制作革命先烈事迹展板、设置红色故事演播厅,将红色文化融入进去,并聘请退休老干部担任义务讲解员,使青少年在游览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前,共设置红色教育展板468块,全县红色主题公园(广场、景区)教育基地达到27处。6月,中国关工委主办的《中国火炬》杂志宣传推介了临朐县这一做法。 事实证明,这种寓教于乐的红色课堂,比传统的课本学习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打动孩子们的心灵。在听完老干部们讲解后,经常有家长专门带孩子来进行红色旅游,亲身体悟革命英烈精神。据统计,去年以来,到公园(广场、景区)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达1.2万人,其中县内外青少年达6800多人次。 挖掘资源,让红色精神世代传承 “临朐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傅光永说,“我作为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更应该尽全力去挖掘好这些红色资源,引导青少年传承好红色基因,让广大青少年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他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大力挖掘和整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逐步建立并不断丰富红色文化资料库,为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打好基础。参与编写《临朐红色故事》系列丛书、《临朐革命先驱》等红色书籍,记载了临朐革命斗争史的重要节点和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他退休以后用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夜,写出三十万字的长篇巨著《人民公社拾记》,把一部完整的“人民公社”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书中忠实而生动地描写了生产队长、大队长、公社大管家、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永福、侦查英雄刘玉阶、地委书记魏坚毅、公社党委书记张彦士、女石工排长宋立桂等众多人物,这些人物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都有感人的事迹,每个人身上都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他将图书无偿捐赠给各中小学校,成为青少年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 服务发展,助力全县中心工作 傅光永担任外经委、外经局局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多年,他充分发挥熟悉企业业务的优势,积极参与进企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富山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生产经营内衣、针织服装等。在一次前往企业调研时,傅光永了解到企业准备研制中华范式校服,但是在研发推广方面有困难。他对这些困难一一记录,并主动参与到研发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建议6条,均被采用。为了破解推广难题,他对接上级关工委、教育部门,在临朐县试点7所学校推广中华范式校服,为五井镇八岐山军民同心小学347名学生,每人捐赠1套带有八岐山图标和校训文字的中华范式校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同时,他积极推进企业关工委建设,将企业关工委与企业工会融合共建,携手开展青年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技能培训、文娱活动以及扶贫济困等关爱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关心下一代公益事业,丰富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 |